第19章 权衡利弊
��。

  万一真成事了打脸了呢,虽说总是可疑就是了。

  ……

  事情算是安排上了。

  虽然结果不确定,但是李二,包括杜如晦,都对李盛的法子有信心。

  李二是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

  杜如晦则是真的相信李盛的法子——那把猎刀,给他的印象太深太深了。

  接着,李二忽然看向杜如晦。

  “对了克明,锻铁之事安排的如何了?”

  “陛下,臣已移请工部办理此事,现已召集了长安附近最好的铁匠二十人研究锻铁之法,当下正在工部待命。不过……”

  “怎么了,可是有何难处?”

  “呃,玄甲军目前人数好几万,换甲胄兵器,恐怕开支有些……”

  李二秒懂了杜如晦的意思。

  花钱!

  搞军备,这种事怎么可能不花钱。

  但国库的钱,那都是百姓手里收上来的。

  要制作军器,岂不就得给百姓加大负担。

  杜如晦的意思很清晰了。

  这个事,花钱太多,恐怕未必能匀出财政来办啊。

  李二眉头皱了起来,这就有些麻烦了……不过思索了一下,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克明,此事还是要办。”

  “陛下?”

  杜如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李二可是他读遍史书也找不到几个同类的那种模范皇帝,向来体恤民生。

  这几万甲胄兵器要花多少钱,他可是太清楚了,大唐百姓的税负起码上升一成。

  这一成看似很少,但对一些家中劳力较少的家庭,可是重重一击啊。

  这等事,

  要是李元吉李建成辈知道了,多半是摆摆手说不必多虑,要相信百姓能够努力坚持下去。

  但李二对待百姓,不可能这么随便啊。

  所以他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强力的军备他也很想搞,毕竟自己也是兵部尚书嘛。

  但这个事,要是李二这江山还打算稳稳坐下去,那其实是没得商量的。

  此时,

  房玄龄,李靖。

  作为当朝一线的大臣将领,自然也注意到了二人谈话。

  “陛下恕臣斗胆,这是打算做什么?”

  “……朕近日得了一锻造之秘法,决定打制一批新的甲胄兵器。可是……唉,国库就这么些钱,让玄甲军全部换军备,还是勉强了些。”

  李二有些为难,但作为一个好皇帝,有事他是不瞒着大臣的。

  房玄龄一听,看向杜如晦。

  李靖也侧耳倾听,毕竟甲胄兵器他作为将领也得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