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25
��珊侵蚀,怨恨汉庭。一旦乌珊倾覆,其乱远甚当前,先帝至今经营毁于一旦,伏惟陛下深思!”

  她话音琅琅,虽柔和,却掷地有声。

  一时间,殿上安静,无人说话。

  杜焘看着她,觉得甚是有趣,开口道,“以女史之见,我若助乌珊,日后其势大,又当如何?”

  徽妍反问:“乌珊为政以来,经营数十年,除了前番中原内乱,其势可曾大到对中原有过真正威胁?”

  杜焘抬眉,片刻,道,“不曾。”

  徽妍道:“中原对匈奴,一向奉行以胡制胡,助弱灭强,不使任何一方坐大。或借乌珊制四部,或借四部制乌珊,又或在使四部互制。数十年来,汉匈之间未有大战,而匈奴日衰,此上策也。如今弃上策而取下策,岂非不智?”

  杜焘无言以对,道,“如此,女史以为如何?”

  徽妍道:“妾以为,出兵助王庭平乱,乃是可取,然若借机灭乌珊,则不可。”

  杜焘不再说话,袖手坐回去。

  皇帝看着徽妍,唇间渐渐露出笑容,目光深邃。他环视一眼殿上,只见方才说得激烈的那些人,此时都没了言语。

  “众卿还有他议否?”他问。

  只有人提出了些出兵粮草之类的问题,再无人多说。

  皇帝停顿片刻,道,“王子公主乃朕外甥,如今有难,朕当相助,此亲义也,自不待言。朕意已决,应乌珊单于生前所请,出兵漠北,助王庭平乱。”

  众臣闻言,皆唯唯,伏拜行礼。

  此事之基准议定,皇帝留下几名重臣商议出兵的细节,其余人散朝离开。相较于敲定大体之策,具体事务则更是费时费神,皇帝与众人在殿中谈了许久,直到掌灯十分,才终于散了。

  外面暮色已经降下,皇帝从案前起来,伸展了一下腰身和四肢。

  “徐恩。”他唤了一声。

  徐恩忙从殿外进来:“陛下。”

  “朕饿了,取膳来。”他说。

  徐恩应下,却没有立即离开,看着皇帝,踌躇地笑笑,“陛下,殿外还有人求见,陛下看……”

  连个膳也不让人用,当他是什么。皇帝腹诽,有些不高兴,问,“何人求见?”

  “是……王女君。”徐恩道。

  皇帝一愣,看着他,片刻,即将目光投向殿外。

  “哦?”皇帝的声音不辨喜怒,“何事求见?”

  “臣不知。”

  皇帝颔首,面色平静,“宣进来。”

  徐恩答应一声,忙下去。

  未几,徽妍跟着徐恩进来,才与皇帝照面,即伏拜在地,恳切道,“陛下,妾请随王师往匈奴,伏惟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