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泽郡酒商
r />
  但问题随之而来。

  随着汉井坊酒在松江三郡的扩散,再加上《松江官报》、《松江商报》的持续广告宣传,有外地的大酒商无意中品尝之后,看中了汉井坊酒的潜力。要求大量代理汉井坊酒的外销。要不要答应他们,让汉井坊的杜春很为难,当然他也没权决定……

  还有就是,随着第三期扩充开始,汉井坊美酒的产量将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扩充。这之后,汉井坊的酒该如何定价!

  先前汉井坊酒在炒作下供不应求的时候,汉井酒坊曾经主动提价。若是第三次扩充完成,产量翻一倍还多,基本可以满足周围需求,那么先前涨的价要不要降回去呢?

  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上看。似乎是要降价的。

  可不要忘了,随着不久前两位皇帝登基、互相昭告天下讨伐,内战爆发。再加上一场席卷了半个帝国的旱灾,整个东大陆的粮价都应声而张。松江三郡这边,包括现在的东海,在松江的强力打压下还算好,其他地方粮价可都在飞涨。直接连带着帝国的其他名酒,价格节节攀升,很多酒鬼都抱怨喝不起酒了。

  各地的酒楼酒肆,也时常曝出以次充好、甚至直接往酒里兑水的丑闻。

  从这个角度上讲,汉井坊酒的成本远比其他酒低。完全可以保持不涨价,通过反向对比维持竞争力。抢占其他酒的市场。当然,汉井坊也可以选择跟着一起涨。而且完全不用担心会招来什么指责!

  那么,该如何决定呢?

  面对汉井酒坊派来的酿酒师傅、也是杜春的副手,陈武思索了短短十几秒钟,就做出了决定。

  涨价!

  如果要仔细描述的话,那就是对内小涨,对外大涨!

  松江四郡的粮价受到打压,酒价自然不能涨太多。但贩卖到松江四郡外的酒,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不仅要涨,而且要涨到跟外地酒价相仿、或者稍微低一点点的地步。首先,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不管在哪里都是通用的。汉井坊的定位是名酒,尤其是精装版的,就是冲着富商贵族们去的,而这些人会差钱吗?

  不跟着涨价的话,只会让他们怀疑汉井坊酒用料不好、喝了掉身价。

  一旦这个印象形成,想要扭转就难了。

  而且,汉井坊的月产量听上去不少,实际上真不多,毕竟这是包括普通酒和精装酒的所有产量。帝国二十郡可是有整整一亿的人口,就算十个人里有一个人喝酒,一百人里有一个酒鬼,每个月消耗的美酒都是以百万坛来计的。汉井坊的产量就算扩充十倍,都无法满足这么大的需求。

  这意味着,就算松江的汉井坊酒低价倾销、击败了其他所有的名酒,依旧霸占不了市场。买不到汉井坊酒的酒鬼们,迫不得已仍旧会高价买其他酒!胡乱降价,只会乱了规矩、坏了现有的市场!

  既然如此,汉井坊酒还降价干嘛?

  明确告诉了杜春的副手后,汉井坊酒的价格策略算是敲定。随后,他亲自接见了随同杜春副手一并前来的大泽郡酒商。

  大泽郡,在帝国版图的地理位置实在很尴尬。

  它在帝国的中南部区域,西侧是广安郡,北面是陈武起家的太平郡。如同太平郡的境遇一样,往东的话遭遇了巴延山脉的封锁。唯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