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原来骆宾王的字叫观光
br />
  庄子的地有平有凹、有坡有高。

  他琢磨着夏天抽出时间,修小沟渠、花圃、假山石,引水到高处,玩曲水流觞。

  李隆基见那么多才子吟诗,赞道:“观光的这首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写得还是不错。”

  “只比起他的长歌行帝京篇来说,传唱之人略少。易弟然否?”

  李易:“……”

  他看李隆基,意思是你在说啥呢?

  他知道,这时不能露怯,赶紧跟系统作弊。

  默念,一个别人看不到的屏幕出现。

  他跟系统交流:千里风云契的作者诗我要看看,好的话买一首。

  系统立即给列出来:‘千里风云契,出自骆宾王所作初秋于窦六郎宅宴。’

  ‘骆宾王,字观光……有诗作……’

  然后李易就看到其中有个帝京篇,好多字,果然是长歌行。

  于是他立即出声:“是啊,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只这开篇四句,便叫人心生向往。”

  照着读完,李易舒坦了。

  他其实内心是无奈的,自己背过好多诗词,也写过不少。

  但要说骆宾王,似乎只有那个鹅鹅鹅才是重点,其他的谁会去背?

  不过一想,他又明白过来。

  现在的人自然是说初唐四杰的诗歌。

  什么孟浩然、王维、李白,哦,加上王之涣、高适,都才十来岁。

  而杜甫现在虚岁三岁。

  至于白居易、柳宗元,他们的爹都没出生呢。

  李成器在旁道:“说起骆观光,倒是可惜王子安了。”

  李易这个知道是谁,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文采横溢。

  可惜连三十岁都没活到,不到二十岁就当官。

  李易想着,叹口气,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有序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他话音落,三人互看一眼,同道:“一字千金空自流。”

  旋而大笑。

  李隆基笑罢,问:“易弟,既知王子安未冠而仕,又英年早逝,可还想为官?”

  “啊?三哥可有门路投拜帖献文?”李易眼睛亮了。

  按照现在的规矩,科举不是想考就考的,官也不是想当就当的。

  得找后台,然后写一首诗了、歌了、赋了等文章,送上门去。

  对方看你的心意和才华,觉得以后能行,才帮你。

  今天来的这些学子文人,都是没有门路的,有门路的才不屑跑到一个庄子吃个烧烤。

  “却是不急,待三哥好好为易弟你谋划一番。”李隆基笑着说。

  李成器也笑,笑李易,皇帝当前,问皇帝找谁?等以后知道了,当是一件妙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