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落春和贾母之间的问题很复杂,而且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贾母的态度是贾家的“风向标”,人人都盼着讨得贾母的欢心,但是落春对此虽没有表现得不屑一顾,却是淡淡的。这种特立独行让一直处于趋奉中的贾母觉得很不舒服,进而对落春的态度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老人嘛,喜欢孙男孙女围绕膝下,欢声笑语,爱个热闹,但是落春在贾母面前一般情况都是很安静的,她对贾母从来没有巴结奉承过,就连用恭维的语气说话的时候都很少,更不要说撒娇了,从来没有过,甚至她待贾母还有那么一点陌生和疏离在里面。她和贾母说话的态度非常平静,好像贾母不是她的亲祖母,她们之间就是一个普通的晚辈和长辈似的。这种态度其实本来并没有什么,但是在其他人的对比下,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显得贾母和落春之间格格不入。
贾母在贾府的地位处于金字塔最顶端,虽称不上唯我独尊,但是也可以说威权赫赫,就算下面的小辈并不赞成她的意见,但是也不会直接违逆她,而是选择迂回的态度来对抗。但是这一切在落春这里就不是这样了,贾母的话她觉得对,她自然会听,并且会按照贾母的意思行事,不过如果她觉得不对,那么她就不会顾忌贾母的态度,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行事。落春这种做法并不算是错,只是考虑到她的年龄,如果是个成人如此行事,没问题,但是一个孩子,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小孩子家家的,怎么主意这么正呢。更何况在贾家,贾母一向是众人围绕的“中心”,所以落春的做法,自然招致了贾母的不快,让她对落春喜欢不起来。
女儿家长大出嫁是两个家族的联姻,作为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贾敏觉得就算落春有些“瑕疵”,但是还是有成长空间的,可以好好雕琢一下,因此说道:“其实我觉得六丫头还好,毕竟年纪小,而且她可是‘嫡出’,找人好好教教,将来说不定有大造化……”
“大造化?什么大造化?”贾母冷笑了一声,对贾敏的话嗤之以鼻,说道:“这嫡出和嫡出还不一样呢,不过就一个继室所出的女儿,她能有什么大造化?”叹了一口气,贾母又是心酸,又是无奈的说道:“你回来也有一段日子了,家里是什么个模样以前在信里不管写得多么详细,到底没有亲眼看到的清楚。如今家里不过勉强支撑着个架子罢了,要是六丫头现在和二丫头一般的年纪,就算我不喜欢她这个性子,我也会找人回来把她好好雕琢一番,在宝玉能撑起这个家之前,说不定她还真能有一番‘大造化’,可惜……”她年纪太小了,等她长大,黄瓜菜都凉了。
想到落春的年纪以及贾府的现状,贾敏沉默了。贾母吐了一口长气,神色颓然,喟然长叹道:“当年府里在元丫头身上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送进宫去,还不就是盼得不就是她有大造化,本指望……这都多少年了,至今都没有熬出头,还是个女史。若是府里想着是让她当差伺候人去的,当初又何必费那么大的气力?这将来怎么样,还不知道该怎么说呢。”
听贾母说起多年前背负着家族期望被送进宫去的元春,贾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费尽心思的筹谋成了一场空,这个打击对贾家来说,特别是现在急需一个支柱的贾家来说还是挺大的。她只能尽量捡好的说来宽慰贾母:“没关系,本朝制度,宫女和女官不再老死宫中,一旦满了二十五周岁就会放出宫来,元丫头眼看就到到年纪了,她到底在宫里呆了多年,见了不少世面,应该也历练出来了,等她回来了,母亲给她择一门得力的婚事就是了。”
哼!贾母轻笑着,摇头说道:“得力的婚事?元丫头出宫都已经�
老人嘛,喜欢孙男孙女围绕膝下,欢声笑语,爱个热闹,但是落春在贾母面前一般情况都是很安静的,她对贾母从来没有巴结奉承过,就连用恭维的语气说话的时候都很少,更不要说撒娇了,从来没有过,甚至她待贾母还有那么一点陌生和疏离在里面。她和贾母说话的态度非常平静,好像贾母不是她的亲祖母,她们之间就是一个普通的晚辈和长辈似的。这种态度其实本来并没有什么,但是在其他人的对比下,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显得贾母和落春之间格格不入。
贾母在贾府的地位处于金字塔最顶端,虽称不上唯我独尊,但是也可以说威权赫赫,就算下面的小辈并不赞成她的意见,但是也不会直接违逆她,而是选择迂回的态度来对抗。但是这一切在落春这里就不是这样了,贾母的话她觉得对,她自然会听,并且会按照贾母的意思行事,不过如果她觉得不对,那么她就不会顾忌贾母的态度,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行事。落春这种做法并不算是错,只是考虑到她的年龄,如果是个成人如此行事,没问题,但是一个孩子,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小孩子家家的,怎么主意这么正呢。更何况在贾家,贾母一向是众人围绕的“中心”,所以落春的做法,自然招致了贾母的不快,让她对落春喜欢不起来。
女儿家长大出嫁是两个家族的联姻,作为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贾敏觉得就算落春有些“瑕疵”,但是还是有成长空间的,可以好好雕琢一下,因此说道:“其实我觉得六丫头还好,毕竟年纪小,而且她可是‘嫡出’,找人好好教教,将来说不定有大造化……”
“大造化?什么大造化?”贾母冷笑了一声,对贾敏的话嗤之以鼻,说道:“这嫡出和嫡出还不一样呢,不过就一个继室所出的女儿,她能有什么大造化?”叹了一口气,贾母又是心酸,又是无奈的说道:“你回来也有一段日子了,家里是什么个模样以前在信里不管写得多么详细,到底没有亲眼看到的清楚。如今家里不过勉强支撑着个架子罢了,要是六丫头现在和二丫头一般的年纪,就算我不喜欢她这个性子,我也会找人回来把她好好雕琢一番,在宝玉能撑起这个家之前,说不定她还真能有一番‘大造化’,可惜……”她年纪太小了,等她长大,黄瓜菜都凉了。
想到落春的年纪以及贾府的现状,贾敏沉默了。贾母吐了一口长气,神色颓然,喟然长叹道:“当年府里在元丫头身上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送进宫去,还不就是盼得不就是她有大造化,本指望……这都多少年了,至今都没有熬出头,还是个女史。若是府里想着是让她当差伺候人去的,当初又何必费那么大的气力?这将来怎么样,还不知道该怎么说呢。”
听贾母说起多年前背负着家族期望被送进宫去的元春,贾敏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费尽心思的筹谋成了一场空,这个打击对贾家来说,特别是现在急需一个支柱的贾家来说还是挺大的。她只能尽量捡好的说来宽慰贾母:“没关系,本朝制度,宫女和女官不再老死宫中,一旦满了二十五周岁就会放出宫来,元丫头眼看就到到年纪了,她到底在宫里呆了多年,见了不少世面,应该也历练出来了,等她回来了,母亲给她择一门得力的婚事就是了。”
哼!贾母轻笑着,摇头说道:“得力的婚事?元丫头出宫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