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见纱织一副不以为然,话反而说的越发难听的模样,品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没好气的横了她一眼,说道:“越说越离谱了哦,这话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要给姑娘招灾惹祸。姑娘这头都没说什么,你在这里着什么急,上什么火,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薛大姑娘人到底怎么样,她这才来府里几天,哪里就是现在就能下结论的,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到时这人是好是坏,是忠是奸,终极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没有谁能装一辈子,或者被骗一辈子。”
冷哼一声,“更何况,真要生气,也该是林姑娘那边,毕竟府里行事还算厚道,对家里的几位姑娘可是只字未提,可是把林姑娘单拎出来和薛大姑娘来比的。姑太太虽然重病在身,但是人家只是身子虚弱,不代表脑子也跟着出了问题,我不信姑太太就这么一言不发,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就这么被人当作‘垫脚石’,任人欺上头来。再说,就算为了不让病中的姑太太烦心,隐瞒姑太太不让她知道,不是还有老太太呢嘛,一个嫡亲的外孙女,一个儿媳妇的外甥女,谁亲谁疏,老太太还没老糊涂呢,她会分不清?”这回纱织被品绣说得心服口服,连连点头笑着说道:“也是,也是。”
落春虽然坐在窗前看书,但是品绣和纱织的话不由自主的往它耳朵里钻。听了品绣的话,她忍不住掩卷沉思。品绣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迎春她们和黛玉并不亲密,倒也情有可原。但是以宝钗的圆滑、八面玲珑的个性住在贾府的时候和府里的几位姑娘关系也一般,这不免就让人深思了。
和黛玉是竞争关系,纵使因为一时“剖金兰语”,拉近了两人的关系,但是最后到底也没能亲密到哪里去,所以两人亲近不起来正常。但是作为贾府里的姑娘,和宝钗是没有竞争的,所以两下里交好不是应该的吗?但是通篇看下来,哪怕最是应该和宝钗走得近的探春,和其关系也不过平常,是宝钗看不上迎春她们,还是迎春她们不肯和宝钗亲近呢?应该是后者吧。或许一开始因为宝钗“踩”着众人扬名的行为而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迎春她们并不是小心眼的女孩子,知道这事虽然有宝钗的影子在,但是大多是由薛姨妈和王夫人操控而来,随着时间的逝去,心里的芥蒂也就淡了,但是依旧和宝钗亲近不起来,可见应该是看透了宝钗的为人,知道不是可以深交的对象。所以宝钗只能蒙蒙偶尔到贾府来做客小住的湘云,而不是和她朝夕相处的贾府里的姑娘们,但是就算是一开始对宝钗发出了“哪怕有这么个姐姐,就算父母不在了也好”的湘云,最后还不是说出了“可恨宝姐姐,天天姊妹说亲道热,最后却弃了我们而去”之言,最终看破了宝钗骨子里的冷情,和原本因为宝钗的到来而疏远的黛玉又重新要好起来。
在府里的流言抬薛压林的时候,落春想过贾母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出手处置此事,但是没想到自己会受到波及。其实被被牵连进去不仅仅是她,还有迎春、探春和惜春。本来几个春是伴着贾母住的,为的是落个被贾母教养长大的名头。自从薛家来了之后,薛姨妈和王夫人三五不时的到贾母处闲话,话里话外透着把宝钗也送过来的意思,打得什么主意,彼此心里都清楚,贾母对此一直不置可否。
按道理说,既然对贾母有所求,那么就该在事情未达成所愿之前不要做出惹恼贾母的事情来,但是不知道薛姨妈和王夫人是怎么想的,或许是为了增加宝钗的筹码,以便达到让贾母松口的目的,但是夸赞宝钗就夸赞宝钗吧,实在不应该拿黛玉来给宝钗做“反衬”。不得不说,薛姨妈走了一步“臭棋”。对此,落春深切怀疑王夫人的用心,你说你这是盼着宝钗好呢,还是想着她倒霉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