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奇妙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明末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历史真的很奇妙。

  有时候数百年的历史,湮没在故纸堆中,很少有人提及,比如两晋南北朝,有时候几十年短短一瞬间,却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中笔下,引发后人无尽的探索和回味,比如三国和明末。

  崇祯皇帝走了,但大明王朝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在江淮以南广袤富庶的土地上,朱元璋的后人们又相继建立起弘光,隆武,永历等几个朱明政权,历史上称作南明。

  当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时候,满洲人已经跨过山海关,李自成已经撤离北京,中华大地上又迎来一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满清,大顺,南明三足鼎立。但在三个政权之中,你是否知道:就数南明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人才最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大笔一挥,把全国划分为十五个行省。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为北五省,南直隶,湖广,江西,浙江,四川为中五省,贵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为南五省。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北直隶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南直隶就是南京附近的江苏和安徽,湖广包括湖北,湖南两部分,而明朝的陕西省则涵盖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跟青海的一部分。

  当时,入主北京的满清政权,仅仅占据着辽东(明朝时属山东)和北直隶两块地方,倾国不过十几万军队,李自成的大顺朝,败退回满目苍凉的陕西,正面临着崩溃瓦解。而南明弘光政权,则控制着中五省,南五省大片领土,江南又是全国最繁荣发达的地区,农业,工业,手工业迅猛发展,财源滚滚,英才荟萃,并且拥有庞大的一百多万正规军。

  照理说,具备这样雄厚的实力,又有长江天险阻隔,南明君臣应该能够大有作为,退一步说,即使不能复兴大明,一统天下,也能成为历史上的南宋,东晋,偏安江南,与满清划江而治,形成新的南北朝。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貌似强大的南明政权,仅仅支撑了十几年,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盘一天天缩小,军队一天天减少,终于一败涂地,最后一任皇帝竟失去立锥之地,如丧家之犬,东躲西藏,狼狈的逃到了国外(缅甸)。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不禁痛心的发问。

  南明上空的战争硝烟还没有消散,关于南明历史的反思便已开始。明末遗民,历史学家,学者,文豪甚至普通知识分子,都不约而同拿起笔来,痛苦的思考,述说和评论这段饱含血泪的历史。

  据现代史学大家谢国桢先生统计,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历史的著述有一千七百余种。一生醉心明末历史研究的钱海岳先生,为完成纪传体史书《南明史》,参阅的相关图书文献竟达三千四百余种之多。

  上世纪初,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下,痛恨满清腐朽统治的热血青年,孜孜不倦的从张煌言,夏完淳等南明英烈身上汲取革命的激情。在面临亡国灭种的抗战时期,蒋介石先生竟从明末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里,挖掘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领袖**也研究这段历史,提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这样振聋发聩的号召。

  对于明末这段动人心魄的短暂历史,著名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章太炎,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