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说媒
msp;秋霜迎上来才低声道:“听说今儿那家到初家下聘的时候,不晓得为什么,初娘子突然伤心起来,初小姐也跟着哭。旁人都说初娘子只怕舍不得女儿出嫁,只是瞧二奶奶这神色,怕不是这样呢。”曼娘哦了一声就摇头:“罢了,别人家的事也就不用去管,我们好好料理料理,只怕过几日就有喜事呢。”

  喜事?秋霜不解地看向曼娘,曼娘心里欢喜:“只怕再过几日,就该你小舅爷定亲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秋霜笑着说恭喜,曼娘面上越发欢喜,弟弟定了亲,爹爹也了了一桩大心事。

  第二天,新安郡主果然遣了个媒婆去刘家门上。冯氏接了媒婆,听的是徐家遣来说亲,说的还是徐明楠,心里十分愿意这门婚事,但自己小姑自己明白,笑着对媒婆说了几句才道:“这门婚事,算十分不错,只是我小姑那里……”媒婆来之前已经得了新安郡主的指点,也笑着道:“奶奶的心事我明白,不过说句奶奶不高兴的话,虽说您是长嫂,可您小姑的婚事,还要先问问刘姑娘。奶奶若觉得不好定夺,遣个人去问问刘姑娘,这也不算什么。”

  要刘吟梅自己不愿意,回绝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冯氏思量定了就让丫鬟去问刘吟梅,丫鬟很快回来,手里只拿着张纸:“奶奶,小姐听说后只写了个字。说全在这字上。”冯氏接过那纸,还没打开媒婆就笑着道:“刘姑娘果然才貌双全又懂礼,晓得怎样做。”

  冯氏已低头往纸上瞧去,上面只写了一个字,可。可?冯氏心中大定就对媒婆道:“小姑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这是大事,还要等我夫君和公公回来,再问过他们意思。”媒婆知道这做媒也不是头一回就能成功的,笑着应是,接了赏钱就走了。

  可?冯氏又往纸上瞧去,不知道昨日邱夫人对自己小姑到底说了些什么,才让小姑变了心思?不过小姑肯出阁,也是一件好事。冯氏十分愉快地把这张纸收起,等刘侍郎父子回来时把纸拿给他们瞧,并说了徐家遣人说亲的事。

  刘侍郎父子在这件事上,从来都是听刘吟梅的,既然刘吟梅肯,再说徐家这门亲不管是门第家世都十分般配,父子俩也就点头同意,等媒婆再来时,冯氏转达了刘侍郎父子的意思。媒婆又往徐家去了两三趟,两边说定婚事,约好日子下聘,下聘之日就来商量婚期,因双方年纪都不小了,婚期就定在腊月十八。

  预备婚礼的日子只有半年,徐家这边为徐明楠的婚礼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一应东西都是齐备的,只要再粉刷下房屋,打几样家具就可。刘家这边虽然当日刘吟梅的嫁妆因为家中变化早已四散,但刘侍郎回来这一年多,遇到好的也给女儿留着,再拿出些银子来给女儿现买,到时嫁妆也能过眼。再加上徐家绝不和刘家争嫁妆的厚薄,婚礼筹备的极其婚礼。

  京城中听到刘家和徐家竟然结了亲,也要凑上说声恭喜,不免有人说起当年的事,刘侍郎被流放后冯家就退亲,原本以为刘吟梅再嫁的,绝不会有冯家这么好的亲事,谁知竟嫁进徐家,徐明楠的相貌家世都要比冯毅高出一大截,刘吟梅真算因祸得福。

  京城众人的议论自不会传进刘吟梅的耳里,她似平常一样做些针线,这回是第二回绣盖头了,还记得头一回绣盖头时,含羞带怯,想着嫁得好郎君,从此举案齐眉,再无烦恼。可谁知此后就接二连三的事,当初的那个好郎君,今日瞧来,不过是懦弱之人,当不得一生所托。

  而这回,心情平静许多,或者该如邱夫人所说,人生在世,什么都要经历一番,那时才能说,算历经了人生。一针针绣着那鸳鸯,再没有当年的少女心情,可这针绣的越发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