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4)
�,一直低头干活的众人寻声望去,看见男人立在水中,同样的连体橡胶衣,却明显与他们格格不入。

  年纪稍长的大爷开口:早上到晚上,十几个小时吧。

  大爷接着说:现在比较舒服,忙一阵不用总来,冬天采藕的时候,才是真的忙。

  简朝看着大家习以为常的干活姿态,夏天已然如此,冬天泡在冷水里十几个小时,微微皱眉。

  这些都是常态,有人种地就要收割,有人靠脑子挣钱,就有人靠劳动力求生活。

  他不能改变所有人。

  不过,他搜锁了一下信息:现在市场上这个品种的莲藕最低二到三元,高到四到七元,你们年产出多少斤?

  换茬后一亩地大概一两千斤。

  中年人回答的仔细。

  大家稍微动作慢点,他们不认识来人,但是浅水区采摘嫩藕的是市里很有名高校的师生。

  这人一看就不一般。

  二丫她妈离的近,识眼色的事无巨细的又跟简朝说了一遍。

  简朝沉默片刻,把他的方案进行了简单化的沟通。

  大家越听越上头,很多东西都听过,比如直播,比如电商直销,比如免中间商挣差价。

  村里年轻人也试着做过这种销售,都没有一点水花。

  平台给了很多人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机会,也同时会淘汰和淹没底层的人。

  什么东西都有利有弊,也是因为这些新销售购物方式的兴起,没有跟上风口的人,处境会更艰难。

  这种思想比较落后的山中村子,尤其吃了时代的亏。

  简朝最后直白的讲了利益关系,听得大家停下手里的活,一个个目瞪口呆。

  把助理名片给他们,藕成熟季公司会派人来。

  他完全可以高价买走,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转身回去的时候,走了五十米后身后的人才一脸激动的回过神。

  简熙见大哥过来,把手里的藕往他手里塞,月老师都挖了好几个了,大哥一个没有。

  同桌也悄悄的把她的藕递到简熙手里,虽然有点小,但是剩在白胖,看着好看。

  两人的作弊动作还没开始,就被身后一群人吓了一跳。

  二丫妈晒的两坨红晕的脸更是兴奋,她手里拿了几个大胖藕塞给简朝:谢谢小伙子,你简直是我们村的大福星。

  按照他的算法,那同样一批产量,卖掉可以翻三倍!

  闺女的电脑就有着落了。

  其实没过几天,她女儿就来了电话,有人给学校送来若干新款电脑,发给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她第一个拿到的。

  沈浪看着刚出去一会就被本地人拥护着去了岸上的男人,有些好奇。

  中午到了,全部返程。

  沈浪也从河里出来,身边紧跟着月卓。

  简朝停住脚步,沈浪很快走到平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