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月落乌啼(十五)
�黄帝土德、少昊木德、颛顼金德、帝喾火德、帝尧水德、帝舜土德、夏禹木德、商汤为金德,火克木,周文王承火德而一统天下。

  水克火,鱼生于水。故此,周宴是不会出现和鱼有关的菜品。而当时诸侯豪强,谁不想扫平中原,一统天下?于是,以此为奋斗目标的诸侯们,都想承水德取代周朝。鱼顺应潮流,成了必食菜品,并由此延及民间,兴盛起来。

  专诸用鱼肠剑捅死的吴王僚,野心极大,本着“画个圈圈诅咒你”的原则,特别喜欢吃鱼。不过呢,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天子倒是没有被丧门死,自己却因鱼而死。

  至于当时鱼的烹饪做法,绝非现在的“烹、炒、煎、炸”,红烧鱼块、诸葛烤鱼、酸菜鱼,而是“清水煮鱼”。

  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炒菜,烹饪方式以“煮”和“烤”为主,古文称为“烹”和“炙”。平民多用陶器,贵族则用青铜鼎。

  清水煮鱼看似简单,实则极其考究,特别考验厨艺。既要在水温正好的时候,把鱼放入,才能使得腥气随水汽而散,鲜味留于汤。还要在火候恰当,水汽翻腾的瞬间,依次放入调料,鱼肉才能滑腻爽弹,入口弥香,鱼汤更是白若凝脂,晶莹剔透。

  否则,专诸干嘛要费那么大的劲儿,跑到太湖学了三年?

  这道菜,只要掌握“七分三滚十分等”的口诀,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所谓“七分”,就是水热至七成,将鱼平放于锅里。水滚三道,第一道放入葱姜蒜去腥,第二道加盐提味儿,第三道倒入少许冷水紧致鱼肉。再默数十个数,捞鱼出锅,鱼汤淋遍鱼身。剩下的,就是口水和筷子忙活的事儿了。

  ——

  “孔亮早就给咱们准备好了木柴和仿青铜鼎锅,”我一边煮鱼一边倒入最后一道冷水工序,心里从一数到十,用漏勺捞起鱼摆在盘里,“月公公,别闲着,盛鱼汤!要换别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说南少侠,真是难为你,就这么一道简单的清水煮鱼,你都讲到春秋战国去了。”月饼认真地把鱼汤淋个通透,“这就是把拾掇鱼的埋汰活儿交给我的理由?”

  待鱼汤淋漓尽致,这盘“清水煮鱼”就像龙翔九天的写意画,由国手画师点上神龙那双眼睛,顷刻鲜活生动。宛若珍珠的鲜嫩鱼肉微微颤动,鱼肉乳白鱼汤垂垂欲滴,“吧嗒吧嗒”落在盘中,颇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思。冉冉升起的热气裹着浓郁的鱼肉香气,迎面飘来,那股鲜味儿,顺着鼻腔直抵唇舌,口水顿时涌了出来。

  “你杀鱼我煮鱼,这就叫‘术业有专攻’。”我使劲咽着口水,“不喝几瓶二锅头,真是瞎了这道好菜。”

  “你没当个厨子,真是可惜了天赋。”月饼眯着眼左右张望,手中反扣几根桃木钉,“可惜这盘菜不是为咱们准备的。”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完成三件事情的犒劳大餐,更不会吃“月饼洗脚没洗手弄出的鱼”。鱼做好了,该发生的事情,或者说该出现的人……

  我摸出手机看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是二十一点四十六分,月亮已经升至半空。亥时已至,天地鬼门开的子时,快来了。

  我和月饼,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短短一下午和半个晚上,就像在玩一场亲身参与的闯关游戏。每一个环节,及其考验智力、体力、知识,却在最终环节即将完成时刻,还不知道游戏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