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谢宜安不跟着去,皓轩很多事情不方便干不说,还耽误林家户口本上增加人口,这在林家可是第一大事,有的人说不是可以选个姨娘跟着过去么,庶出的也是林家的孩子,可是有了嫡出谁还想要庶出,一个娘生的跟不同母的能一样么!

  林如海这回想的时间很短,让孙子和陈司籍一起搬一个家,搬到内院的第一进,生活上有陈司籍照顾着,没什么不让人放心的,而且以陈司籍的聪明和学识孩子但凡有一点儿要长歪的地方,都会被发现,其他的地方还有他和孟立呢,虽说没有跟在亲身父母身边好,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林如海掌管的就是吏部,要是他把儿子塞去江南这等好地方肯定会有御史参他,说不得圣人也会认为林家贪心了,可是要把儿子塞去那鸟都没有的地方,大家只能说林如海一声高义,皓轩的调令下来的很快,快到风尘仆仆赶过来的高大只能跟着后面吃灰到了地方才算是撵上了人。

  皓轩看着高大有些惊讶,高大当初还是皓轩无意中买回来的,在黛玉手底下很受重用,他把黛玉在广东的几个山头管理的很好,黛玉对他也很是器重,怎么一路奔波的跟到这里来了。

  其实一开始高大也不是很愿意来,可是黛玉是主子,主子发话了他只能动身过来,但是黛玉并没有强求他,而是认真的和他谈了一次。高大没有过多犹豫的就赶了过来,他现在在林家是很好,黛玉对种树这件事情很支持,他不用多贪什么,只要按照定例拿一家人就过的很好了,而且他所在的地方离广州不算远,来回自己倒腾一些东西赚的也不少,这么抛家舍业的过来为的不过是出身二字。

  他还不是林家家生子,不过是有手艺让主子家看中得了重用,但是出身还是矮人一截儿,要是真能像主子家说的那样在这寸草不生的黄土上种出树来,就不是银子的问题了,弄好了说不得还能得一个官身。

  皓轩对此也是支持的,在皓轩心目中黛玉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这股力量支持他们姐弟一起走了很久,但是皓轩住要忙的还是建造河堤,小股分流这些事情,高大只能托付给谢宜安,谢宜安能力不用说,高大在谢宜安手里比在黛玉手里还要听话,指东不敢往西听话的很。

  皓轩在陕北一呆十年,竖山从寸草不生到绿意遍地,陕北境内的黄河从年年闹事到甚少发水,皓轩从从五品知州到正三品提学使,走的时候不光是收到了万民伞,还有那陕北小绿洲上自产的瓜果蔬菜,皓轩古铜色的皮肤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两个大儿子跟着父亲一起接受百姓的送行,谢宜安带着小儿子小女儿一起静静的等着。值得一提的是来送行的百姓其中有一半是来送这个爱民护民的林太太,给林太太送东西的要比给林大人的多的多。

  因为高大功绩卓越特封为正五品工部侍郎,没等皓轩到京里林如海致仕,圣人三留林如海四辞,圣人最后赐号文慕大学士,林如海正式赋闲在家,皓轩回京官拜从二品工部左侍郎,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等着那七十多的工部尚书致仕后的新任工部尚书。

  这天晚上皓宇到底是吃的不肯下桌子,这夫妻俩在这边呆久了做菜放的麻椒少了很多,更符合黛玉等人的口味,一道鱼香肉丝一道辣子鸡丁一道三丝鱿鱼一道回锅肉一道开水白菜彻底收服了皓宇,黛玉深深的觉得等这夫妻俩拿出看家本领,而不是在船上将就的时候,不让他吃够了他非住桌子上不可。

  厨子试菜当然不可能只是林家姐弟三个自己吃,安举人两个先生那里不用说,郑毅然那里也是每样一份,分量都不少,雪雁嘴里的瘸腿老头吃了一口开水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