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开张
了这么久的游方郎中,整个镇所管辖的村子都走遍了,总有人还记得他。

  所以开张那天,徐卓凡很低调,只请了一个伙计,徐卓然请了一天假过来帮忙。

  不过徐卓凡开张的时候选了一个好日子,这天正赶集。

  医馆所处的位置是去闹市的必经之路,医馆名“桐君”,因此,一大早来赶集的百姓们意外的发现了这家新开的医馆。

  往里头一瞧,哟,竟是个十五岁的小郎坐镇。摇摇头,这是谁家的小郎,定是家中钱财太多,砸钱玩耍的。

  正要离开,却见有人进去,立刻拉住那人劝道:“这位兄台,您去这家医馆做什么?”

  “瞧病啊!”

  瞧病?怎会有人来这里瞧病,还不如去王家的医馆和李家的医馆瞧病哩,于是劝道:“这家医馆的郎中年纪太小,就算学过几年医,可这医术,却是不敢去尝试的,您还是去王家或是李家的医馆去吧,免得耽搁的病。”

  那人却不管旁人的劝阻,笑呵呵的说道:“徐郎中的医术可好哩,前一阵子在咱们村里做游方郎中,像头痛发热的,只一副药就好,还便宜得很,也就七八十文。村口有家穷户,老母都快要死了,人家还是用一粒药丸就让老人家起死回生,诊金没要,就收了药钱。前两天下雨,我胳膊疼得很,本打算来忍一忍,可今儿竟瞧见徐郎中开了医馆,反正钱不多,进去让徐郎中治一治,您可别拦我,不然我跟你急。”

  旁人砸吧了一下嘴,难道那小郎中的医术真这般好?好像近日这身子骨也不大好,干脆进去瞧瞧吧,反正那人不是说了么,不贵。

  医馆开站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两个人进来,其中一个还是熟人,以前做游方郎中的时候瞧过病的。徐卓凡先说了诊金,那人想想,才六十文,不贵,去李家医馆瞧病得花一钱诊金,去王家医馆瞧病花九十文诊金,还是这里划算。足足便宜了三十文到四十文的价钱,都可以过两个月生活了。

  徐卓凡给那人瞧了病,开了药,药价跟其他医馆倒是没区别。

  之后又给另外一个人病者瞧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风寒染了三个月左右,吃两副药就能好。

  让伙计送走了二人,徐卓凡又看到了熟人。寒暄了两句,认真把脉看颜面,望闻问切样样不落。

  他没想到开张的第一天生意就这般好,大多数都是熟人,一天下来没赚什么钱,累得要死,可徐卓凡很高兴,显然这段时间做游方郎中的效果出来了。

  徐卓然也很高兴,大哥开医馆真的能赚钱?可当晚上回家结账的时候,就像泼了一盆凉水,除去租金和药材本钱,竟然没赚多少。

  好在徐卓凡很乐观,这种乐观的态度也感染了徐卓然。

  反正他以后要考科举,就算大哥的医馆赚不了银子,他也能把那两百两银子的债务给还了。徐卓然心中暗想。

  今儿可以算得上开张大吉,徐家两兄弟心情舒畅,可有人心情就不好了。李大夫整夜睡不着觉,早上有伙计说以前给他没脸的那个小郎中开了药铺,他也就冷笑,瞧着来他医馆里看病的人没少,也就越觉得定没有人去小郎中那里看病。

  可傍晚收工的时候,他想去瞧瞧热闹,顺便讥讽那小郎中几句,却没想小郎中的医馆竟然人满为患。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