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凑班底
柚子小说 www.qzaxsh.com,最快更新重活最新章节!
第二百九十五章 凑班底
陈兆军事业的事情被包办了,其实说起来,陈兆军也并不是特讨厌做这个部长,只不过他懒散惯了,比较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已。现在既然被逼上阵,那么自然是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陈兆军这个人仅存的一点原则,应该算得上是优点了吧。当然,该谈的条件还是要谈的,这些问题跟那帮首长的秘书恐怕是说不来的了,他们前来是非常有目的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已。他们只管是否能够完成任务,其它的任何事情都一概不理。对于这个,陈兆军当然清楚。解铃还须系铃人,谁给自己安排的这些,自然是要找谁去商量了。陈兆军最希望的是,做这个部长能够像做市长那样,拥有更多甚至是绝对的主动权,否则跟一个傀儡似的,做又做不好,又被约束了自由,那陈兆军宁愿逃跑,没必要遭这个罪。这点,就是陈兆军要向中央的那些常委们谈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了。
这两天时间里,陈兆军除了偶尔计划一下怎么做这个部长之外,更多的,是在心里问候着那帮算计自己的老头们。不过,说起来,这帮老头们这次还真是算对了。先是让中共中央办公厅问自己的假期,然后又选择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利用陈伟雄好面子这点当着一帮人的面来谈起这件事,让陈兆军根本没有发话的机会,甚至在当时连条件都提不出来。使得在事后,陈兆军自己都不得不佩服那帮老头们的机关算尽了。不过,陈兆军的这些东西只能在心里想想,在明面上,他当然不能说什么。既然没办法拒绝,还不如爽快地答应,说不定还能因此而拥有更多谈条件的资本,至少,在陈伟雄老爷子面前不用那么凄凉。当然,在那帮算计自己的老头子面前,多少还是能提点的,毕竟这些东西,大家心里都明白。
经过这么两天时间断断续续的思考,陈兆军觉得,自己要想做好,而且又能够拥有一定自由的话,就必须有最合适的人帮助自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班底,这一点势在必行。只不过,陈兆军一直都是到处瞎跑,根本没有什么既有能力帮自己分担工作,又能够诚心帮助自己的人。经过这么两天简单的计划之后,陈兆军所能想到的,就只有杨荣松这个跟自己搭档了两年的市委书记一个人了。至于刘骏这个兄弟,帮助自己的心自然是没得说,但一方面他没有相当的能力,另一方面呢,则是中央不会同意他这么一个人到中央来任什么职务。所以,经过一番排除筛选,建立一个班底的人选,就只剩下杨荣松了。
不过,有了这么长的合作经验,陈兆军可以肯定,虽然杨荣松不太懂信息产业这一块,但自己成为部长之后,有杨荣松帮助的话,自己至少能够轻松一半以上,甚至还可以在所有的事情都步入轨道之后,彻底放松下来,就好像现在的万宁那样。所以,即使只能让杨荣松一个人前来帮助自己,陈兆军也自觉足够了。至于等到自己能够完全轻松下来之后,中央是否会给自己别的安排的问题,就是以后才去考虑的事了。
虽然这个想法还不怎么成熟,但是陈兆军一贯都是想到就做的人,即使这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只要有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他心里特别希望杨荣松能帮自己),那就赶紧把事情解决了再说,一直压在心里的话,他不舒服。而这个问题所要找的,自然是中央组织部了,两年前将陈兆军和杨荣松两人安排到一起,就是中央组织部经手的,现在让他们帮忙再安排一下杨荣松,也并不为过吧。
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部长对于陈兆军打来的电话并没有感到�
第二百九十五章 凑班底
陈兆军事业的事情被包办了,其实说起来,陈兆军也并不是特讨厌做这个部长,只不过他懒散惯了,比较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已。现在既然被逼上阵,那么自然是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陈兆军这个人仅存的一点原则,应该算得上是优点了吧。当然,该谈的条件还是要谈的,这些问题跟那帮首长的秘书恐怕是说不来的了,他们前来是非常有目的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已。他们只管是否能够完成任务,其它的任何事情都一概不理。对于这个,陈兆军当然清楚。解铃还须系铃人,谁给自己安排的这些,自然是要找谁去商量了。陈兆军最希望的是,做这个部长能够像做市长那样,拥有更多甚至是绝对的主动权,否则跟一个傀儡似的,做又做不好,又被约束了自由,那陈兆军宁愿逃跑,没必要遭这个罪。这点,就是陈兆军要向中央的那些常委们谈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了。
这两天时间里,陈兆军除了偶尔计划一下怎么做这个部长之外,更多的,是在心里问候着那帮算计自己的老头们。不过,说起来,这帮老头们这次还真是算对了。先是让中共中央办公厅问自己的假期,然后又选择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利用陈伟雄好面子这点当着一帮人的面来谈起这件事,让陈兆军根本没有发话的机会,甚至在当时连条件都提不出来。使得在事后,陈兆军自己都不得不佩服那帮老头们的机关算尽了。不过,陈兆军的这些东西只能在心里想想,在明面上,他当然不能说什么。既然没办法拒绝,还不如爽快地答应,说不定还能因此而拥有更多谈条件的资本,至少,在陈伟雄老爷子面前不用那么凄凉。当然,在那帮算计自己的老头子面前,多少还是能提点的,毕竟这些东西,大家心里都明白。
经过这么两天时间断断续续的思考,陈兆军觉得,自己要想做好,而且又能够拥有一定自由的话,就必须有最合适的人帮助自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班底,这一点势在必行。只不过,陈兆军一直都是到处瞎跑,根本没有什么既有能力帮自己分担工作,又能够诚心帮助自己的人。经过这么两天简单的计划之后,陈兆军所能想到的,就只有杨荣松这个跟自己搭档了两年的市委书记一个人了。至于刘骏这个兄弟,帮助自己的心自然是没得说,但一方面他没有相当的能力,另一方面呢,则是中央不会同意他这么一个人到中央来任什么职务。所以,经过一番排除筛选,建立一个班底的人选,就只剩下杨荣松了。
不过,有了这么长的合作经验,陈兆军可以肯定,虽然杨荣松不太懂信息产业这一块,但自己成为部长之后,有杨荣松帮助的话,自己至少能够轻松一半以上,甚至还可以在所有的事情都步入轨道之后,彻底放松下来,就好像现在的万宁那样。所以,即使只能让杨荣松一个人前来帮助自己,陈兆军也自觉足够了。至于等到自己能够完全轻松下来之后,中央是否会给自己别的安排的问题,就是以后才去考虑的事了。
虽然这个想法还不怎么成熟,但是陈兆军一贯都是想到就做的人,即使这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只要有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他心里特别希望杨荣松能帮自己),那就赶紧把事情解决了再说,一直压在心里的话,他不舒服。而这个问题所要找的,自然是中央组织部了,两年前将陈兆军和杨荣松两人安排到一起,就是中央组织部经手的,现在让他们帮忙再安排一下杨荣松,也并不为过吧。
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部长对于陈兆军打来的电话并没有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