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南下之路(二十七)
�中不由得想起了杜甫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孟升下了地,紧走几步才跟了上来,道:“这就是武侯祠了,刘侍郎请进吧。”

  两人并排着就走进了武侯祠,祠内古柏葱郁,殿宇宏伟,青瓦红墙,环境幽雅,树林庙宇间散布着无数的军士,没有一个闲杂人等,想必是为了迎接大周礼部侍郎而特意为之。

  上完了香,又随意地祠中转了转,孟升因宿醉而异常苍白的脸颊这才有些血色,他看着刘成通行走间,身体挺得笔直,顾盼之间颇有些威势,若不是知道刘成通是广顺年的进士,光从外表看,此人就如带兵打仗的军汉一般。

  孟升本人也是进士出身,见刘成通这个模样,不相信他有真材实料,总想考究他一番,笑道:“武侯祠是西晋李维所修,距令已有数百年,香火比不远处的昭烈寺旺得多,而关于此祠更是佳句迭出。”

  “杜甫有《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白居易也有诗,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刘成通和孟升接触了许多天,深知此人是一个贪图享乐的贵家公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成都府,不知百姓之苦,更不知世事之难,若就当一个富家子也就罢了,偏偏因为是皇族还高居礼部侍郎之位,刘成通和孟升交锋数次,早已将孟升初见面时的嚣张气焰打掉。

  此时见到孟升摇头晃脑,刘成便通虎着脸,声色俱历地吓唬道:“孟侍郎是什么意思,为何念念不忘北伐,哼,不知你们何时北伐,也让大周做好准备。”

  孟升吓了一跳,自知杜甫地这首《蜀相》以白诗,确实不宜在大周侍郎面前吟诵,便有些尴尬地笑道:“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随意吟诵古人之句而已,请刘侍郎莫要见怪。”他在心中恨恨地骂道:“这个乡巴佬真是难缠。”

  孟升见刘成通沉着脸不说话,为了缓和气氛,便笑道:“武侯祠佳句甚多,却没有一个佳联,刘侍郎高才,何不为武侯祠题上一联?”

  刘成通心中一动,此次到西蜀前,侯大勇特意召见过他,交待完正事以后,还特意吩咐要到成都武侯祠去看一看,并赠送了一幅有关武侯祠的对联,此时孟升请题写对联,刘成通再次揣摩了一会对联之意,就道:“在下从大梁出发前,侯相曾赠了一联给武侯祠。”

  侯大勇权倾大梁,大周境内外已无人不知,在孟升心目中,侯大勇不过是杀人如麻的武将,听说侯大勇有一个对联,心中不以为然,口中道:“侯相赠对联,定是佳对。”

  刘成通微微笑了笑,来到大殿前,上了一柱香,这才高声吟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孟升脸上隐隐的笑容慢慢地凝固了,其实武侯祠里佳对着实不少,可是侯大勇所赠之联实在是绝对,上联当指诸葛亮平定南中,用“攻心”使孟获臣服,称赞其真正懂得用兵打仗,下联是用“审势”来称赞其能审时度势制定宽严得宜的方针政策,以攻心和审势为纲,确实比一般宽泛地议论更有高明。

  孟升身边还有数名礼部官员,他们对于侯大勇的佳联都心悦诚服,成都地理优越,生存条件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