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可爱的小老头
“那...大叔,你随意,开心就好。”晋阳嘴角抽了抽,终于不再纠结这个话题了,“那我们接着再说吧,对了,大叔,我们刚刚说到哪里来着?”
“梨园村的由来。”
“哦,对对,由来,那我就不明白了,当初那什么何阿氏为什么就偏偏选择种植梨树了呢?难道是她特别喜欢吃梨子?不然的话也许今天也可以有桃园、李园、杏园......”晋阳问道。
这次大叔终于不再是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了,而是耸了耸肩摇了摇头,“不知道,至今没有人能说清为何阿氏偏偏选择的是种植梨树,用梨林来装点自己心爱的家园,也许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故土,出于对故乡的思念。”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梨花的繁盛热烈,或是喜欢梨子的味道,总之他们在有意无意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颇为丰厚的衣食饭碗,为我们留下了一片可以暂避酷日和风浪的港湾,留下了一个敬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板......没有了这许许多多的梨树,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梨园了。”大叔笑着说道。
现在的梨园是什么样子的?
至少在晋阳的眼中,梨园是这个样子的:梨园栈道通幽处、远处山村有人家,高大的古梨树苍老遒劲,树下几个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在打牌,几个冒着鼻涕泡的小屁孩光着屁股嬉笑着追逐打闹,丝毫不介意世俗的眼光,更不怕冬季的严寒(好吧,貌似大理这地方就没有什么严寒可言,也许他们都习惯了也说不定),几个游客正在本地村民的指引下顺着梨树间的栈道向着远方走去,或是拍照、或是闲逛,隐隐约约间还有丝丝香气随着风儿飘飘荡荡,不经意的就钻进你的鼻孔里面去,这是你就会徒然惊醒——哎妈呀,这不是烤羊肉的香味儿吗?
好香哦!
可是以前的梨园远不是如今这个样子,按照向导大叔所说的,在没有开发旅游之前,梨园村的村民远没有如今的安逸、享乐。
世世代代以来,小小的梨园村都订立有乡规民约,不准损害或砍伐树木,又采取了将林木分给私人承包,土地开发和使用由村里统一规划,不许在梨树林周围开垦土地,这些措施,较好地保护了梨林这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口的繁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潜伏着危机。
虽然古老的梨林保存了下来,但它毕竟不能永远荫庇村民们。村里每人都有六分水田,粮食足够自给,包谷等粗粮种了做饲料养猪,再养上几头骡马驮运肥料和地里的收成,再在湖上打打鱼、外出打打工,家里又多了些收入,日子过下去没多大问题。
可是,古老的梨树不可抗拒地衰老了,它们的果子渐渐没有了市场,只有掉地下烂掉。
这样的梨园也许是富足的,也少不了欢声和笑语,可是贫苦同样也少不了,穷人家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没有疾病灾痛还则罢了,要是有个万一......
日子越来越难过,一般人想来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可是梨园人没有放弃,他们仍然很好的保护着属于他们梨园人的古老财产,那一颗颗高大的古梨树,慢慢的坚持着,等待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梨园终于迎来了春天。
梨园因村中遍栽梨树而得名,唯一的出村通道,就是划船通过茈碧湖。
村子里面的房屋,全都�
“梨园村的由来。”
“哦,对对,由来,那我就不明白了,当初那什么何阿氏为什么就偏偏选择种植梨树了呢?难道是她特别喜欢吃梨子?不然的话也许今天也可以有桃园、李园、杏园......”晋阳问道。
这次大叔终于不再是一副‘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了,而是耸了耸肩摇了摇头,“不知道,至今没有人能说清为何阿氏偏偏选择的是种植梨树,用梨林来装点自己心爱的家园,也许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故土,出于对故乡的思念。”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喜欢梨花的繁盛热烈,或是喜欢梨子的味道,总之他们在有意无意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颇为丰厚的衣食饭碗,为我们留下了一片可以暂避酷日和风浪的港湾,留下了一个敬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板......没有了这许许多多的梨树,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梨园了。”大叔笑着说道。
现在的梨园是什么样子的?
至少在晋阳的眼中,梨园是这个样子的:梨园栈道通幽处、远处山村有人家,高大的古梨树苍老遒劲,树下几个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在打牌,几个冒着鼻涕泡的小屁孩光着屁股嬉笑着追逐打闹,丝毫不介意世俗的眼光,更不怕冬季的严寒(好吧,貌似大理这地方就没有什么严寒可言,也许他们都习惯了也说不定),几个游客正在本地村民的指引下顺着梨树间的栈道向着远方走去,或是拍照、或是闲逛,隐隐约约间还有丝丝香气随着风儿飘飘荡荡,不经意的就钻进你的鼻孔里面去,这是你就会徒然惊醒——哎妈呀,这不是烤羊肉的香味儿吗?
好香哦!
可是以前的梨园远不是如今这个样子,按照向导大叔所说的,在没有开发旅游之前,梨园村的村民远没有如今的安逸、享乐。
世世代代以来,小小的梨园村都订立有乡规民约,不准损害或砍伐树木,又采取了将林木分给私人承包,土地开发和使用由村里统一规划,不许在梨树林周围开垦土地,这些措施,较好地保护了梨林这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口的繁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潜伏着危机。
虽然古老的梨林保存了下来,但它毕竟不能永远荫庇村民们。村里每人都有六分水田,粮食足够自给,包谷等粗粮种了做饲料养猪,再养上几头骡马驮运肥料和地里的收成,再在湖上打打鱼、外出打打工,家里又多了些收入,日子过下去没多大问题。
可是,古老的梨树不可抗拒地衰老了,它们的果子渐渐没有了市场,只有掉地下烂掉。
这样的梨园也许是富足的,也少不了欢声和笑语,可是贫苦同样也少不了,穷人家的日子是不太好过的,没有疾病灾痛还则罢了,要是有个万一......
日子越来越难过,一般人想来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可是梨园人没有放弃,他们仍然很好的保护着属于他们梨园人的古老财产,那一颗颗高大的古梨树,慢慢的坚持着,等待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梨园终于迎来了春天。
梨园因村中遍栽梨树而得名,唯一的出村通道,就是划船通过茈碧湖。
村子里面的房屋,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