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节
��也有这种现象,从小养起的鸟和狗长大后确实更亲主人,但猫没有这种现象——更严谨地说,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猫存在这种现象。

  更亲主人是好事吗?未必。

  拿小孩子来举例,小孩子跟父母是最亲近的,这没有异议,但小孩子开始上小学后,却往往更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一句话比父母说十句话还管用。

  狗也类似,从小养起的狗确实更亲主人,然而呢,狗是需要训练的,不应该一味的宠溺狗,狗不应该把主人当成父母,而应该把主人当成上级、把主人当成老师来尊敬,所以等狗稍大一些再领回家养,更便于训练,更便于让狗理解它在家中的阶级地位,以免疯起来没轻没重,否则迟早出事。

  那些大狗拆家、小狗乱拉乱尿乱咬之类的事,往往令很多主人头疼不已,而且没什么好办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狗在太小的时候被领回家,印刻现象令它们把主人当成了父母,在父母面前当然可以尽情撒娇。

  把主人惹急了揍一顿,又能怎样?你看那些熊孩子,哪个怕父母揍?

  熊孩子和把主人当成父母的狗一样,都是越揍越皮,最后没法管了,管不了。

  如果主人也把狗当成了儿女,那就更悲剧了。

  第1640章 从零开始

  作为印刻现象的杰出代表,宠物鸟类想要养得亲人,肯定也要从很小养起,而且不能总是关在笼子里,主人要从雏鸟开始代替它们的母亲给它们喂奶,捧在手里玩耍,在肢体接触和语言交流中让雏鸟强化对主人的印象,这样养大的手养鸟类比关在笼子里的鸟类亲人得多,甚至可以像猫狗一样在室内散养。

  手养鸟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任何一种幼兽幼鸟都要少吃多餐,意味着主人白天至少要给雏鸟喂四五次奶,太小的时候还要用针管加软管打进鸟嘴里,等好不容易会主动喝勺子里的奶,再稍微长大一些进入厌奶期又不好好喝了。

  如果想要从小养一只幼猫,特指还不足月没有断奶的幼猫,比养雏鸟还要麻烦,因为鸟类好歹夜里就是歇着了,但幼猫晚上更精神,有时候一天要喂二十次奶。

  最关键的是,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猫类有印刻现象,也没证据表明从小奶猫养起的幼猫比从三四月大养起的幼猫更亲主人,反正该嫌弃还是要嫌弃……

  小王和田恬听了,不禁有些泄气,这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本来抱着很大的希望,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耳光。

  “要不……还是养狗?”小王提议道。

  田恬却以女性的感性心理,眼巴巴地问道:“张店长,你说没有明确证据,意思就是还不确定?”

  这个角度很刁钻,张子安也只能承认道:“确实不确定,因为人们不知道猫的脑袋里在想啥,无论是从小养大的还是中途收养的,猫嫌弃你是常态,而即使喜欢你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即使科学家也无可奈何。”

  “不过,在猫小的时候,确实还是挺黏人的,长大了就不一定了。”他补充道。

  赵淇插言:“我家兰兰就一直很喜欢我,我能感觉出来。”

  小王和田恬为难地嘀嘀咕咕商量了一会儿,暂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这时,鲁怡云带着温度适宜的羊奶回来了,她拿不准小橘猫会不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