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项首领叫李继捧,他不足道,但他有个族弟,叫李继迁。此人很有些心思,志向亦不凡,知道到了东京,那肯定是回不来的,纵使不被杀,也没了往日的风光。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

  大宋朝廷当时对此并不以为意,但李继迁很有些政治头脑。与他逃难当地的许多豪强联络结亲,势力逐渐强盛。后来,李继迁诱杀大宋银州守将曹光实,并占据银州,又攻破会州,与大宋决裂。并同时向辽国请降,契丹人封他为夏王。此后,李继迁接连向大宋发难,又是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发兵包围灵武城。

  太宗皇帝大怒,派五路大军击夏,皆败北,没一路成的。当然,这在西军历史上是不太光彩的。宋太宗死后,真宗继位,为了息事宁人,割夏、绥、银、宥、静五州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

  后来,李继迁相继攻陷大宋的灵州,改名西平府,又攻陷凉州,改名西凉府,宋军缺马,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的儿子,叫李德明,他的孙子,叫李元昊……

  所以,不难看出,夏州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萧合达敢据此处反夏,那叫有恃无恐,夏州城池大,城防坚固,一应设施完备。他自信可以抵挡住西军的进攻。为了不完全陷于被动,又为了安置守城过剩的兵力,所以在城外扎下两座大寨。

  是夜,月黑风急。夏州城在城外两处大寨的映衬下,犹如一座蹲立于旷野之中的巨兽,张牙舞爪。奔走半日的石州驻军已经睡下,大寨中,除了零星几堆火之外,便只有偶尔往来巡逻的士卒穿梭。

  六里地外,是泾原军的大营。萧合达立在城上,夜风吹得他战袍猎猎作响,他却纹丝不动。映入眼帘的,是泾原军宏大的军营。营中的火光,几乎映照得半边天都泛出红『色』。西军来势汹汹,直将自己作为打击目标,jing示大辽的用意非常明显。

  其实,早在去年,自己就建议萧总管,不要与陕西摩擦挑衅。如与大宋闹翻,对大辽的复国大业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可是,萧总管听不进去,再加上事态『逼』迫,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

  当年,自己身陷困境,走投无门。是徐宣抚相公施以援手,诚然,徐宣抚这是有他自己的利益考量,但也确实拉了自己一把。实在不愿意跟他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不仅仅是因为情义,更多是因为,西军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这支军队二十年来不停地的攻伐,造就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佐和无数悍不畏死的健卒。徐宣抚前控六路之师,后据四川之财,其锋不可掠。

  现在虽说他不在任上了,可西军不会因为离开了他。就变成一群脓包。再说,谁敢保证徐宣抚不会重新上台?此次西军来犯,若是我方败了,可能还好说。西军得胜,出了恶气,兴许班师而还。若是我方胜了,大宋朝廷把徐宣抚搬出来,到那时,紫金虎雷霆之怒,复兴大辽的伟业……

  “唉,此时笑的。该是女真人呐。”城头上,萧合达一声长叹。

  他在这里长吁短叹,可他目下的对手徐成却没有闲着。在泾原军大营帅帐之中,这位年纪比徐卫还大两岁的“少帅”两眼放光。拳头不时挥舞,大声讲述着。下面,整整齐齐坐着两排全副武装的泾原战将。

  “今夜起风,是天助我泾原军成功!我们有足够的火器,问题只在一个。距离!我们『射』程最远的八牛弩,过重,派不上用场,神臂弓也不行。所以。只能依靠飞蝗车,奔雷箭!白天我们已经察看了地形。万事俱备!”

  “但是!我军新来,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