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朋友 利益
大臣为几桩事吵得很凶,而且风向极『乱』,让一些想选边站的朝臣无所适从。事情的起因,正是徐卫发兵攻金。当川陕宣抚处置司的奏本到达杭州时,朝里就炸开锅。
不少大臣都认为徐郡王此举实在不妥!宋金刚刚缔结和约,你这不一出兵,不等于主动撕毁约定么?这才隔几天?这么作过分了!还有一些大臣严厉抨击徐卫滥用职权,这么大的事不请示朝廷,直接就发了兵,眼里还有中央么?甚至有极个别大臣建议,应该收回川陕宣抚处置司的便宜行事之权,取消其“处置”二字!
但更多的大臣则认为,徐郡王此举无可厚非。完颜亮弑君篡位,金国大『乱』,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抓住?徐卫本就有便宜行事之权,发兵在他职权范围以内,不算逾矩,无可指责!至于是否要收回“便宜行事”大权,那得从全盘出发来考虑,不能贸然行事。这二十多年来,只有川陕这一地区,局势最稳,西军不但稳固了川陕,更数次进攻,灭亡西夏,收复河东大部,这一战绩放眼天下无人可比。凭的是什么?除了西军骁勇善战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徐郡王有便宜行事之权,遇事反应极快,不会贻误军机。
但另一部分朝臣仍旧不依不饶,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川陕局面安定了,朝廷也暂时没有用兵的打算。徐卫不需要再拥有如此之重的权柄,此外,他这回擅自用兵,就是目无朝廷,飞扬跋扈的表现!这个苗头要及早制止!
尽管大臣们吵得厉害,但皇帝和两位宰相,谁也没有表态。[]宋阀815
可就在川陕宣抚处置司的本子到来的次日,徐卫以个人名义发来的奏本又到了。在奏本中,他详细解释了此次出兵的原由,并说明了自己的打算。并非是想进攻金国,收复失地,而且借金国大『乱』之机,陈兵耀武,为国家谋取利益。他也确信,金国决不敢在此时接战,一定会求和,希望朝廷批准。
这本子一到,朝廷里争吵的声音渐渐下去。首相次相对徐郡王的计划都表示赞同,上报给皇帝,赵谨能有什么想法?御笔一挥,准奏。徐卫在李老僧抵达兴元之后,好些天没见,并不是有意晾着,就是在等朝廷的批复。如若不然,跟女真人议和讲条件,就变成了他和金国之间私相授受,这还不让人扣一顶“怀有二心”的帽子?
可没过多久,就出了一个事。徐良在一次跟皇帝见面的时候,提到希望皇帝充实后宫。本来嘛,后宫的嫔位妃位,都是有定数的,而赵谨就只有一个刘皇后,这也不合规矩。作为宰相,徐良提出这个意见,是很正常的事。但却惹『毛』了刘凤娘,认为徐良这是有意在跟他作对。
大怒之下,一边在皇帝跟前说坏话,一面又授意朝中一些大臣,攻击徐卫跋扈,目无朝廷,要求夺其兵权,召回中央任职。这些大臣倒是按她的意思办了,又在朝中挑起关于徐卫的争论,但这些人批评归批评,就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夺其兵权”的话。
倒不是害怕徐家势力庞,而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徐卫西北长城的身份。有他,西部才得以安宁,川陕才得已保全。他坐镇川陕这么多年,把他兵权夺了,谁去统率几十万虎狼一般的西军?
朝中年轻一些的大臣或许不知道,但稍微有些阅历的人应该清楚。西军那素来都是一群祸害,打起仗来凶,祸害百姓也在行,而且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把所有西军团结在一起,直到徐郡王入陕,情况才得以改观。当今时局,宰相可以随意换,这川陕长官却是动不得的。
刘皇后见状,跟皇帝吹枕边风,说徐卫这次如此作,看�
不少大臣都认为徐郡王此举实在不妥!宋金刚刚缔结和约,你这不一出兵,不等于主动撕毁约定么?这才隔几天?这么作过分了!还有一些大臣严厉抨击徐卫滥用职权,这么大的事不请示朝廷,直接就发了兵,眼里还有中央么?甚至有极个别大臣建议,应该收回川陕宣抚处置司的便宜行事之权,取消其“处置”二字!
但更多的大臣则认为,徐郡王此举无可厚非。完颜亮弑君篡位,金国大『乱』,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抓住?徐卫本就有便宜行事之权,发兵在他职权范围以内,不算逾矩,无可指责!至于是否要收回“便宜行事”大权,那得从全盘出发来考虑,不能贸然行事。这二十多年来,只有川陕这一地区,局势最稳,西军不但稳固了川陕,更数次进攻,灭亡西夏,收复河东大部,这一战绩放眼天下无人可比。凭的是什么?除了西军骁勇善战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徐郡王有便宜行事之权,遇事反应极快,不会贻误军机。
但另一部分朝臣仍旧不依不饶,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川陕局面安定了,朝廷也暂时没有用兵的打算。徐卫不需要再拥有如此之重的权柄,此外,他这回擅自用兵,就是目无朝廷,飞扬跋扈的表现!这个苗头要及早制止!
尽管大臣们吵得厉害,但皇帝和两位宰相,谁也没有表态。[]宋阀815
可就在川陕宣抚处置司的本子到来的次日,徐卫以个人名义发来的奏本又到了。在奏本中,他详细解释了此次出兵的原由,并说明了自己的打算。并非是想进攻金国,收复失地,而且借金国大『乱』之机,陈兵耀武,为国家谋取利益。他也确信,金国决不敢在此时接战,一定会求和,希望朝廷批准。
这本子一到,朝廷里争吵的声音渐渐下去。首相次相对徐郡王的计划都表示赞同,上报给皇帝,赵谨能有什么想法?御笔一挥,准奏。徐卫在李老僧抵达兴元之后,好些天没见,并不是有意晾着,就是在等朝廷的批复。如若不然,跟女真人议和讲条件,就变成了他和金国之间私相授受,这还不让人扣一顶“怀有二心”的帽子?
可没过多久,就出了一个事。徐良在一次跟皇帝见面的时候,提到希望皇帝充实后宫。本来嘛,后宫的嫔位妃位,都是有定数的,而赵谨就只有一个刘皇后,这也不合规矩。作为宰相,徐良提出这个意见,是很正常的事。但却惹『毛』了刘凤娘,认为徐良这是有意在跟他作对。
大怒之下,一边在皇帝跟前说坏话,一面又授意朝中一些大臣,攻击徐卫跋扈,目无朝廷,要求夺其兵权,召回中央任职。这些大臣倒是按她的意思办了,又在朝中挑起关于徐卫的争论,但这些人批评归批评,就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夺其兵权”的话。
倒不是害怕徐家势力庞,而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徐卫西北长城的身份。有他,西部才得以安宁,川陕才得已保全。他坐镇川陕这么多年,把他兵权夺了,谁去统率几十万虎狼一般的西军?
朝中年轻一些的大臣或许不知道,但稍微有些阅历的人应该清楚。西军那素来都是一群祸害,打起仗来凶,祸害百姓也在行,而且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把所有西军团结在一起,直到徐郡王入陕,情况才得以改观。当今时局,宰相可以随意换,这川陕长官却是动不得的。
刘皇后见状,跟皇帝吹枕边风,说徐卫这次如此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