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不由分说
��小底大兴国后,才稍稍安心。如果皇帝要他的命,来的就不会是此人了。
收拾整齐,随皇帝的侍从往宫中去。如今大金国定都在燕京,皇帝所居的宫室乃是原辽国皇宫,只不过又扩建了一番而已。入禁中,完颜亮特意留心宫中守卫,见一切如常,心中的恐惧才减轻一些。
金帝狂纵,接见大臣要么在寝殿,要么就是宴会,而今天却一反常态,在归德殿赐见,显示出他对此次接见的重视。至殿前,完颜亮不敢造次,恭恭敬敬地等在门外,直到皇帝召唤。
“臣完颜亮,拜见大皇帝陛下。”女真人横扫天下,自视甚高,虽然也立帝制,但为了区别辽宋之君,因此金国的皇帝要称“大皇帝”。完颜亮几乎是小跑着进殿的,一进去就扑倒在地,不敢抬头。
金帝完颜亶一改往日“雅歌儒服”的形象,着女真服饰,佩刀高坐。只是这殿里,除他君臣二人之外,再没有第三者。
“起来。”金帝的语气听不出什么异样来。
完颜亮起身,仍旧俯首肃立,完颜亶又道:“坐。”
完颜亮略一迟疑,这才坐下,因为『摸』不准皇帝的脉,不敢轻易开口,于是沉默以对。他沉默,完颜亶也不说话,君臣兄弟两个就这么僵持许久,才听金帝道:“知道为什么召你回来么?”
完颜亮心里一跳,硬着头皮道:“臣实不知。”[]宋阀805
完颜亶一时不答,长叹一声道:“朕如今还记得那日与你谈起太祖创业艰难时,你痛哭流涕,朕知道,你是个忠义之人。可你既为辅弼大臣,就该时刻谨慎自己的言行。不能和那些无知狄夷一般。”
这话如果是从汉人嘴里说出来没什么问题,可完颜亶自己就是女真人,就是汉人口中的夷狄,他却全顾忌!原来,这位大金皇帝已经深受中原文化“毒害”,把那些顽固守旧的女真旧臣称为“无知狄夷”,对南朝和辽国投诚的遗臣,却“备加优礼”。如同辽国的道宗皇帝一样,当学士向他讲解经典,说到“狄夷”这个概念时有所顾忌,辽帝却说了一句名言“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何嫌之有?”意思是说,我遵从并推行中国的典章制度,彬彬有礼,跟中华没有区别。
这也正如千年以后,有位“很牛”的历史老师在向他的学生讲课,讲到中华文明的伟大时,说了一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实在太厉害了,谁灭了我们。谁就成了我们。当然,对他原话中的一句“如果日本灭了我们,那今天中国就是五十七个民族,多一个大和族”还需商榷之外,其他还是比较正确的。蒙古灭了宋。可它最后成了“中华”,满清灭了明。它最后也成了“中华”。
完颜亮此时听到皇帝这一句,终于放心了。因为金帝既然这么说,就是还把他当成“自己人”。不过,他也知道,在这位大皇帝面前不要争辩。不要反驳,不要说明,只须承认错误就是,于是乎俯首道:“臣知错。”
金帝又叹一声:“迪古乃,我们都是太祖的孙子,亲亲的堂兄弟。朕对你是寄予厚望。你切莫与那些人结党行事。国家现在多事,朝廷里不安稳,外边又有南朝和契丹,你要作朕的亮辅良弼。不可作杨国忠之流。”
“臣谨记陛下教诲,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颜亮恳切地回答道。这种对话,恐怕也只能出现在他们堂兄弟之间,换了其他女真大臣,只怕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
“贬你去大名,不过是作个样子给朝�
收拾整齐,随皇帝的侍从往宫中去。如今大金国定都在燕京,皇帝所居的宫室乃是原辽国皇宫,只不过又扩建了一番而已。入禁中,完颜亮特意留心宫中守卫,见一切如常,心中的恐惧才减轻一些。
金帝狂纵,接见大臣要么在寝殿,要么就是宴会,而今天却一反常态,在归德殿赐见,显示出他对此次接见的重视。至殿前,完颜亮不敢造次,恭恭敬敬地等在门外,直到皇帝召唤。
“臣完颜亮,拜见大皇帝陛下。”女真人横扫天下,自视甚高,虽然也立帝制,但为了区别辽宋之君,因此金国的皇帝要称“大皇帝”。完颜亮几乎是小跑着进殿的,一进去就扑倒在地,不敢抬头。
金帝完颜亶一改往日“雅歌儒服”的形象,着女真服饰,佩刀高坐。只是这殿里,除他君臣二人之外,再没有第三者。
“起来。”金帝的语气听不出什么异样来。
完颜亮起身,仍旧俯首肃立,完颜亶又道:“坐。”
完颜亮略一迟疑,这才坐下,因为『摸』不准皇帝的脉,不敢轻易开口,于是沉默以对。他沉默,完颜亶也不说话,君臣兄弟两个就这么僵持许久,才听金帝道:“知道为什么召你回来么?”
完颜亮心里一跳,硬着头皮道:“臣实不知。”[]宋阀805
完颜亶一时不答,长叹一声道:“朕如今还记得那日与你谈起太祖创业艰难时,你痛哭流涕,朕知道,你是个忠义之人。可你既为辅弼大臣,就该时刻谨慎自己的言行。不能和那些无知狄夷一般。”
这话如果是从汉人嘴里说出来没什么问题,可完颜亶自己就是女真人,就是汉人口中的夷狄,他却全顾忌!原来,这位大金皇帝已经深受中原文化“毒害”,把那些顽固守旧的女真旧臣称为“无知狄夷”,对南朝和辽国投诚的遗臣,却“备加优礼”。如同辽国的道宗皇帝一样,当学士向他讲解经典,说到“狄夷”这个概念时有所顾忌,辽帝却说了一句名言“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何嫌之有?”意思是说,我遵从并推行中国的典章制度,彬彬有礼,跟中华没有区别。
这也正如千年以后,有位“很牛”的历史老师在向他的学生讲课,讲到中华文明的伟大时,说了一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实在太厉害了,谁灭了我们。谁就成了我们。当然,对他原话中的一句“如果日本灭了我们,那今天中国就是五十七个民族,多一个大和族”还需商榷之外,其他还是比较正确的。蒙古灭了宋。可它最后成了“中华”,满清灭了明。它最后也成了“中华”。
完颜亮此时听到皇帝这一句,终于放心了。因为金帝既然这么说,就是还把他当成“自己人”。不过,他也知道,在这位大皇帝面前不要争辩。不要反驳,不要说明,只须承认错误就是,于是乎俯首道:“臣知错。”
金帝又叹一声:“迪古乃,我们都是太祖的孙子,亲亲的堂兄弟。朕对你是寄予厚望。你切莫与那些人结党行事。国家现在多事,朝廷里不安稳,外边又有南朝和契丹,你要作朕的亮辅良弼。不可作杨国忠之流。”
“臣谨记陛下教诲,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颜亮恳切地回答道。这种对话,恐怕也只能出现在他们堂兄弟之间,换了其他女真大臣,只怕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
“贬你去大名,不过是作个样子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