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西川第一
孜孜以求往上爬,由一至二至三,可是也由此带来各种麻烦和焦虑。

  由焦虑说到年龄说到身体,王道士说老子早有决言,吾有大患吾患有身,人的各种烦恼,都是身体带来的,意识才是实质,身体只是载体,当初造物主选择了比恐龙更小的身体来承载意识,所以猿人才变成了智人,才有了人类,或者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便是意识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或者说是对身体的改造最终消灭了身体。老子说过很多关于虚与实,梦与现实的解析,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谓的真实世界,也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真实。

  由意识说到心,由心说到心证,由心证说到道法自然,王道士说所谓天人合一,就是道法自然,人与世界,与社会和谐地相处,融洽互生,不逾矩而无规矩,不与人而目中无人,规矩是我我是规矩,人就是我我就是人。这个时候,陈哲光说,道长高见,这是说到了道家的无为而为了。关于这一点,我就有朋友批评我,说我心在道家,行为却是法家,如何解?

  王道士说,基本上说,道家是反封建,反传统,具有神秘主义和无正府主义,强调自然和人世诸事上人的无为,要求顺应“道”的指引。在道家看来,理想的社会是百姓自治的小型社群(农业社群),而理想的君主则应该不与民争,顺应自然。但是呢,道家的理论中其实也有入世的学术和智慧,而且是一种更高的入世智慧。举例说吧,先说人物,比如鬼谷子,黄石公,是间接入世,通过他们的学说和传人影响天下,又比如姜子牙,诸葛亮,这是直接入世,通过自己的权谋武功平天下。还有陈抟,你说他出世吗?包括老子本人。

  所以古往今来的大贤大圣,总会在两者之间做出倾向和平衡,而不是取舍,而且一时有一时的倾向。书纪您所为,看起来是“术”上的南辕北辙,但是因为选择了“道”来做为弥补,也是一种平衡,也画了一个圆。

  陈哲光表情淡然,说世有参差,万人万相,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跟道长一样想法,一般看我。我经常问我,一项工作,是不是?应该吗?必须?为什么?还有什么?自认对于这座城市,对于自己的工作做到了努力,也有成绩,可是还是有人评说指责。

  这个时候,王道士做了一件事情。

  他站起来,把所有的门窗都推开,然后打开所有灯光开关,再把放在墙角的白烛拆开,每一根都点亮,按序摆放,然后坐回茶台,问陈哲光,你还能看见你的影子吗?

  君子所懋者德,所贵者名,名德既成,谤毁亦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王道士凝注着这位蜀都市*委书纪,省*委常委,缓缓说道。他的表情深刻而从容,声音低沉而有力,一瞬间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击中了陈哲光。

  就这一番话,也就从这一刻,陈哲光接纳了王道士,一个月间,派车从资州把他接到省城三次,讨论的问题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体,然后到了这一次,陈哲光准备启动蜀都市中心的蜀都广场改造工程。

  这可是一项牵动所有蜀都市民的浩大工程,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规模,而是因为它的特殊性。

  整个蜀都市有一条东西向的蜀都大道横穿内城,同时,也有一条由北向南的中轴线人民路直贯,而蜀都大道与人民路交叉这一点,就是蜀都广场。

  一向是整个蜀都市,乃至从某种意义上是西川一省的中心。

  著名的领袖像,也矗立在广场的中心,省展览馆前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