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后生可畏
;“罗神父坚决不同意,他对徐先生说‘有没有子女,那是天主的圣意。人怎么可以违反天主的圣意和诫命呢?’徐光启先生听后沉思了很久,之后,毅然决然地对罗神父说,‘子孙可以没有,但是天主的诫命断然不可违背,只有祈求天主赏赐。’于是欣然领受了洗礼。”

  这个版本比利玛窦那个版本更猪血,看他那副煞有介事的样子,又由不得董南不信。毕竟徐光启进教后,在解释天主教道理的好处时,同样不吝溢美之辞,说:“其法实能使人为善……其法能令人为善必真,去恶必尽,盖所言上主生育拯救之恩,赏善罚恶之理,明白真切,足以耸动人心,使其爱信畏惧,发于由衷故也。”

  直到抵达还是一个小镇的上海,亲眼见到“潘半城而徐一角”,同为朝廷忠臣,却依然过清贫的徐宅,董南才明白什么叫清官,什么叫高风亮节。

  潘家潘恩、潘允端父子两代为官,都是衣锦还乡,极尽荣华。尤其潘允端,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用地七十余亩,建造了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潘园”,也就是后世的豫园。气势浩大,几乎占了半个上海城。

  而徐光启所的居住的地方虽名为“九间楼”,并不是指有九间房。踏进他那低矮的寓所时,老大人正在案前奋笔疾书,房间仅一丈见方,除农桌、书柜和椅子外,墙角放着一张床,身边只有一位老仆帮他做些杂事。

  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到如此程度,这在大明的官宦之家是难以想象的。董南感动不已,连忙示意侍卫们出去,并小心翼翼的站到一边,生怕惊饶了老大人的雅兴。

  “我的上帝,真是金神甫吗?”

  “再次见到您很高兴,我亲爱的兄弟。”

  见到金尼阁,头发花白的徐光启激动不已,连忙扔下手中的毛笔,拉着他的双手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一路上还顺利吗?”

  毫无疑问,他是指金尼阁的罗马之行。

  “早就回来了,只是由于教案的关系,一直未能前来探望,甚至连信都送不出去。”

  “南京教案”对刚兴起的天主教事业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见徐光启有些尴尬,金尼阁连忙岔开话题,强作欢笑地说道:“告诉你个好消息,教皇陛下心如允许我们以汉语举行圣事,以中文翻译圣经。并颁发诏谕,正式同意建立耶稣会中国教区的请求了。”

  “真是一个好消息,可惜朝廷……”

  “不说这些,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年轻的教友是乌尔比诺女大公的丈夫、托斯卡纳大公费德南德的姑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陛下敕封的克拉德诺公爵杰克-董。”

  徐光启这才注意要站在墙角,正笑吟吟看着自己的董南。可那张如假包换的黄面孔,以及他身上那套大明儒生的装束,同时又让他无法把董南跟金尼阁介绍的那些头衔对上号。

  看着他那副一头雾水的样子,金尼阁连忙解释道:“正如你看到的一样,公爵大人的确是位中国人。要不是早就认识,连我都会感觉不可思议。”

  “天啦,这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

  董南微微的鞠了一躬,满面笑容地说道:“福建市舶司提举穆玉峤,想必徐大人应该有所耳闻吧?我跟他差不多,都是流落海外的中国人。只是我的经历稍复杂了一些,不但娶了托斯卡纳的公主,而且还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