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开疆拓土
�正规军,由官府发给安家费和粮饷装备的,并不参加生产,任务就是训练、巡逻、防守和打仗。
营兵最初都是从卫所抽调的军户组成的,正统年间以后卫所军士大批逃亡,已经无法提供足够兵员了,又出现了募兵制,招募百姓或者征调民壮充当,所需军饷由地方官府向百姓摊派。
一般武将都拥有卫所和镇戍军制下的两种官职,可以将卫所系统的官职视为军衔,而且卫所官职卫指挥以下军官都是世袭武官,具有政治和经济待遇;而镇戍系统的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都司、千总、把总等都是编制外的临时性差遣职务,但他们代表实权,掌握实际的作战力量。
总而言之,眼前这两位绝是位手握实权的角色。不管水师还是卫所,福建地界上所有的兵都得听他们的。要不是文官一直压着武将,他才是福建一言九鼎的人物。
董南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不是有二位在,我也不敢来呀!尤其是俞大人,我是仰慕已久。在澳门呆了一个多月,管中窥豹,放眼整个大明或许都找不出几位像大人这般开明的官员啊。”
自视甚高的俞咨皋,在董南面前还真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毕竟他能有今天,很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父亲。而眼前这位则不然,不但完全靠自己,甚至在西洋还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基业。
“董先生见笑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克迈直到现在仍是一个井底之蛙呢。”
随着自己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澳门打败了英尼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舰队,让历史上有名的第二次澎湖之战并没有发生。而眼前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也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因为在董南的印象里,他好像由于澎湖之战中福建子弟死亡惨重,心有愧疚而死。甚至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于自杀。在上百人联名弹劾其刚愎自用、不听人言,以至于澎湖之战福建兵卒死伤惨重、各卫精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自杀了。
一个吃空饷、喝兵血的丘八,会为了士卒伤亡惨重内疚?一个脸皮甚厚、见惯生死的老将,会为了别人几句不痛不痒的责骂而自杀?
这也太逗了。
董南对此表示严重的怀疑,认为“被自杀”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不过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这是好事,毕竟大明能上战场的武将太少了。能打败武器装备要先进得多。在海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尼德兰人的将领更是凤毛麟角。
要说对大明所遇到的危机真视而不见那是假的,但作为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高级代表、东印度公司的掌门人。董南却不能做出那种损害到大家利益的事。更何况他那尴尬到极点的身份。也别指望能在大明有所作为。
相比之下,给俞咨皋和王梦熊等将领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则现实得多。想到这些,董南突然笑道:“二位将军,据说针对你们的弹劾一直没消停过。说什么自夷人北上,往往以同上为名。大肆掠夺我沿海人口,卖往南洋为奴,福建泉州、漳州等地受害匪浅。朝廷理当加强海防。保护一方平安。还要严禁百姓出海,以防止奸邪之徒寻滋惹事等等。”
提起这些,俞咨皋就是一肚子气,放下酒瓶愤愤然地说:“一帮鼠目寸光的家伙,就知道信口雌黄。严禁百姓出海,防止奸邪之徒寻滋惹事。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说这样能解决问题,那还要设立水师干什么?”
&em
营兵最初都是从卫所抽调的军户组成的,正统年间以后卫所军士大批逃亡,已经无法提供足够兵员了,又出现了募兵制,招募百姓或者征调民壮充当,所需军饷由地方官府向百姓摊派。
一般武将都拥有卫所和镇戍军制下的两种官职,可以将卫所系统的官职视为军衔,而且卫所官职卫指挥以下军官都是世袭武官,具有政治和经济待遇;而镇戍系统的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都司、千总、把总等都是编制外的临时性差遣职务,但他们代表实权,掌握实际的作战力量。
总而言之,眼前这两位绝是位手握实权的角色。不管水师还是卫所,福建地界上所有的兵都得听他们的。要不是文官一直压着武将,他才是福建一言九鼎的人物。
董南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不是有二位在,我也不敢来呀!尤其是俞大人,我是仰慕已久。在澳门呆了一个多月,管中窥豹,放眼整个大明或许都找不出几位像大人这般开明的官员啊。”
自视甚高的俞咨皋,在董南面前还真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毕竟他能有今天,很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父亲。而眼前这位则不然,不但完全靠自己,甚至在西洋还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基业。
“董先生见笑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克迈直到现在仍是一个井底之蛙呢。”
随着自己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澳门打败了英尼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舰队,让历史上有名的第二次澎湖之战并没有发生。而眼前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也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因为在董南的印象里,他好像由于澎湖之战中福建子弟死亡惨重,心有愧疚而死。甚至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于自杀。在上百人联名弹劾其刚愎自用、不听人言,以至于澎湖之战福建兵卒死伤惨重、各卫精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自杀了。
一个吃空饷、喝兵血的丘八,会为了士卒伤亡惨重内疚?一个脸皮甚厚、见惯生死的老将,会为了别人几句不痛不痒的责骂而自杀?
这也太逗了。
董南对此表示严重的怀疑,认为“被自杀”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不过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这是好事,毕竟大明能上战场的武将太少了。能打败武器装备要先进得多。在海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尼德兰人的将领更是凤毛麟角。
要说对大明所遇到的危机真视而不见那是假的,但作为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高级代表、东印度公司的掌门人。董南却不能做出那种损害到大家利益的事。更何况他那尴尬到极点的身份。也别指望能在大明有所作为。
相比之下,给俞咨皋和王梦熊等将领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则现实得多。想到这些,董南突然笑道:“二位将军,据说针对你们的弹劾一直没消停过。说什么自夷人北上,往往以同上为名。大肆掠夺我沿海人口,卖往南洋为奴,福建泉州、漳州等地受害匪浅。朝廷理当加强海防。保护一方平安。还要严禁百姓出海,以防止奸邪之徒寻滋惹事等等。”
提起这些,俞咨皋就是一肚子气,放下酒瓶愤愤然地说:“一帮鼠目寸光的家伙,就知道信口雌黄。严禁百姓出海,防止奸邪之徒寻滋惹事。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说这样能解决问题,那还要设立水师干什么?”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