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的分工
��门来说只是聊胜于无。
同时占绝对多数的华人,并不是所有个人都能在澳门过夜的,只有葡人以及其奴仆。华人商铺老板和其伙计。其余那些在澳门讨生活的商贩、工匠等人。白天在澳门经商、做工,到了傍晚,则必须回到香山县境内。
为了给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个下马威,他对澳门的各种物资控制很严。特别是粮食,严禁私人贩卖给澳门。认为只要控制住了粮食,就不怕这些西夷作乱。
葡萄牙人说了算的时候。每天最起码近万人出入澳门,他们成了走私的一部分。考虑到百姓的生计。他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闸也就派出二十来人把守。
可现在却派出百来士兵,仔细搜查行人的行李。既大势勒索,也不中饱私囊,而是一反常态的秉公执法。除了一日的口粮之外全部充公,屡教不改者通通法办。逼得奥普多尔总督只能向他以高出市价近一倍购买,而且数量还有严格控制。
由此可见,让他滚蛋对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言有多么重要!好在绝大数中国官僚,尤其是宦官的操守令人不敢恭维,否则只能像葡萄牙人一样“忍气吞声”了。
粮食问题迫在眉睫,抢是不行的,从南洋采购又远水解不了近渴。不想再当冤大头的奥普多尔总督,立马起身说道:“你们先坐着,我这就去跟那位海道副使谈谈。”
“去吧,等着你的好消息。”
他前脚刚走,伯爵便急切地问道:“杰克,你真打算在这呆两年?”
按照之前拟定的计划,等亲东印度公司的福建海商,从尼德兰人手上采购到香料回来后,伯爵将率领由三艘战舰和十二艘商船组成的船队返航。他的工作则由董南接手,直到第三批增援舰队到来。
“有巴里他们在,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董南指了指妻子的房间,接着说道:“而且克劳迪娅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得很,短时间内不适合远航。更重要的是,这里根本离不开我,也只有我留下,才能把那些一盘散沙的海商联合起来。”
穆秀才接过话茬,不无感慨地说:“是啊,大人难得回来一趟,还没去家乡看看,哪能就这么走啊!”
尽管很想把董南带回去,但想到他一走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伯爵不得不接受了这一事实,想了想之后又问了一句:“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干?”
“如果时间还来得及,我准备年底前在澳门和福州召开两次海商大会,把除萨累、托斯卡纳、乌尔比诺和曼托瓦之外的进贡勘合通通拍卖掉,并对贸易航线进行一次规划;同时再组建一个以华商为主的西洋公司和南海渔业公司,让他们与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对接起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用“进贡勘合”换取大明海商的信任,无疑是眼前最后的办法。毕竟想展开远洋贸易,光靠一支实力强悍的舰队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数以万计的商船。
但那个什么南海渔业公司却把伯爵搞糊涂了,看着他那副一头雾水的样子,董南连忙解释道:“由于长期施行海禁政策,商船的水手后备队伍成了眼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我打算以克劳迪娅群岛为基地大力发展捕鲸业,争取在五到八年内,培养出一支合格的水手队伍。”
“嗯,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问题是你从哪儿找那么多捕鲸船?还有船上的渔夫和水手。”
作为东印度公司的掌门�
同时占绝对多数的华人,并不是所有个人都能在澳门过夜的,只有葡人以及其奴仆。华人商铺老板和其伙计。其余那些在澳门讨生活的商贩、工匠等人。白天在澳门经商、做工,到了傍晚,则必须回到香山县境内。
为了给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个下马威,他对澳门的各种物资控制很严。特别是粮食,严禁私人贩卖给澳门。认为只要控制住了粮食,就不怕这些西夷作乱。
葡萄牙人说了算的时候。每天最起码近万人出入澳门,他们成了走私的一部分。考虑到百姓的生计。他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闸也就派出二十来人把守。
可现在却派出百来士兵,仔细搜查行人的行李。既大势勒索,也不中饱私囊,而是一反常态的秉公执法。除了一日的口粮之外全部充公,屡教不改者通通法办。逼得奥普多尔总督只能向他以高出市价近一倍购买,而且数量还有严格控制。
由此可见,让他滚蛋对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言有多么重要!好在绝大数中国官僚,尤其是宦官的操守令人不敢恭维,否则只能像葡萄牙人一样“忍气吞声”了。
粮食问题迫在眉睫,抢是不行的,从南洋采购又远水解不了近渴。不想再当冤大头的奥普多尔总督,立马起身说道:“你们先坐着,我这就去跟那位海道副使谈谈。”
“去吧,等着你的好消息。”
他前脚刚走,伯爵便急切地问道:“杰克,你真打算在这呆两年?”
按照之前拟定的计划,等亲东印度公司的福建海商,从尼德兰人手上采购到香料回来后,伯爵将率领由三艘战舰和十二艘商船组成的船队返航。他的工作则由董南接手,直到第三批增援舰队到来。
“有巴里他们在,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董南指了指妻子的房间,接着说道:“而且克劳迪娅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得很,短时间内不适合远航。更重要的是,这里根本离不开我,也只有我留下,才能把那些一盘散沙的海商联合起来。”
穆秀才接过话茬,不无感慨地说:“是啊,大人难得回来一趟,还没去家乡看看,哪能就这么走啊!”
尽管很想把董南带回去,但想到他一走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伯爵不得不接受了这一事实,想了想之后又问了一句:“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干?”
“如果时间还来得及,我准备年底前在澳门和福州召开两次海商大会,把除萨累、托斯卡纳、乌尔比诺和曼托瓦之外的进贡勘合通通拍卖掉,并对贸易航线进行一次规划;同时再组建一个以华商为主的西洋公司和南海渔业公司,让他们与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对接起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用“进贡勘合”换取大明海商的信任,无疑是眼前最后的办法。毕竟想展开远洋贸易,光靠一支实力强悍的舰队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数以万计的商船。
但那个什么南海渔业公司却把伯爵搞糊涂了,看着他那副一头雾水的样子,董南连忙解释道:“由于长期施行海禁政策,商船的水手后备队伍成了眼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我打算以克劳迪娅群岛为基地大力发展捕鲸业,争取在五到八年内,培养出一支合格的水手队伍。”
“嗯,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问题是你从哪儿找那么多捕鲸船?还有船上的渔夫和水手。”
作为东印度公司的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