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阉党
��么把握,毕竟这没有先例。”
穆秀才面露难色,看样子的确没几分把握。董南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说:“不要钻牛角尖嘛,要学会变通。对我们而言。只要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就是胜利,至于叫什么并不重要。”
“可是除了极少数的传教士。朝廷不会允许外国人久居京城,更不会允许京官们跟外国人私下往来。”
“所以说我们要变通,”董南指了指桌上的那堆书籍,意味深长地笑道:“穆先生,你上次带回来的那批还没翻译完吧?我这次又带来了几千册,这就是个机会,我想那些求知欲很强的饱学之士。会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的。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把使馆设到国子监里面去。”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宋明新儒学经过几百年的演进,已经走入末途。流于空玄,满足不了维系一个大帝国的政治需要,这就使得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而基督教的传入似乎恰恰契合了这一思潮。
正如董南所说的那样,尽管耶稣会传教士们几乎都被驱逐了,但利玛窦带来的“西洋热”依然存在。包括首辅叶向高在内的一大批高官,对穆秀才带回的那几万册书籍无比感兴趣,更别提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早已受洗的基督徒了。
想到这些,穆秀才意识到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连忙说道:“我试试看吧,不过在我看来,东林党那边倒好说,就怕阉党从中作梗。”
“阉党?对了,那位司礼监太监现在怎么样?”
提起魏忠贤,穆秀才一脸地愤慨,咬牙切齿地说道:“排除异己,专断国政,还能怎么样?想我大明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竟会被一个目不识丁的无赖玩弄于股掌之中,简直让我等读书人脸面无光,斯文扫地。”
“怎么斯文扫地了?说说看嘛。”
“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就不说了。去年三月还蛊惑皇上选武阉,在皇宫大内训练使用火器。据说每操练之时,他便手持令旗,三军悉听其指挥,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还真有其事,董南乐了,想了想之后,又问道:“那他怎么个结党营私的?”
“为了报东林党弹劾一箭之仇,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广收义子。崔呈秀、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等恬不知耻的读书人,居然趋之若鹜,被称之为文臣‘五虎’和武臣‘五彪’。连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的顾秉谦,和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南京礼部侍郎、人称‘三凤’之一的魏广微,都成了他的座上宾,简直不堪入目。”
一个个如雷贯耳啊!董南暗叹了一口气,若无其事地继续问道:“还有呢?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那些人倒向了阉党?”
“多了,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所谓‘十孩儿’、‘四十孙”大都是三榜进士出身。说句丧气话,我看用不了多久,从内阁六部至地方总督、巡抚,都快被换上阉党的人了。”
这么多人倒向了魏忠贤,由此可见,东林党有多么不得人心。
董南沉思了片刻后。突然抬起头来,紧盯着穆秀才的双眼,异常严肃地说道:“穆先生,魏忠贤为什么能够登上大明朝廷的权力巅峰?我想你会说靠的是皇帝,可天启皇帝又是怎样登上皇位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靠的是东林党的力争。换句话说,正是那些死脑筋的东林党人坚持奉行尊卑贵贱、长幼有序的皇位权继承制所造成的。<
穆秀才面露难色,看样子的确没几分把握。董南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说:“不要钻牛角尖嘛,要学会变通。对我们而言。只要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就是胜利,至于叫什么并不重要。”
“可是除了极少数的传教士。朝廷不会允许外国人久居京城,更不会允许京官们跟外国人私下往来。”
“所以说我们要变通,”董南指了指桌上的那堆书籍,意味深长地笑道:“穆先生,你上次带回来的那批还没翻译完吧?我这次又带来了几千册,这就是个机会,我想那些求知欲很强的饱学之士。会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的。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把使馆设到国子监里面去。”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宋明新儒学经过几百年的演进,已经走入末途。流于空玄,满足不了维系一个大帝国的政治需要,这就使得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而基督教的传入似乎恰恰契合了这一思潮。
正如董南所说的那样,尽管耶稣会传教士们几乎都被驱逐了,但利玛窦带来的“西洋热”依然存在。包括首辅叶向高在内的一大批高官,对穆秀才带回的那几万册书籍无比感兴趣,更别提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早已受洗的基督徒了。
想到这些,穆秀才意识到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连忙说道:“我试试看吧,不过在我看来,东林党那边倒好说,就怕阉党从中作梗。”
“阉党?对了,那位司礼监太监现在怎么样?”
提起魏忠贤,穆秀才一脸地愤慨,咬牙切齿地说道:“排除异己,专断国政,还能怎么样?想我大明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竟会被一个目不识丁的无赖玩弄于股掌之中,简直让我等读书人脸面无光,斯文扫地。”
“怎么斯文扫地了?说说看嘛。”
“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就不说了。去年三月还蛊惑皇上选武阉,在皇宫大内训练使用火器。据说每操练之时,他便手持令旗,三军悉听其指挥,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还真有其事,董南乐了,想了想之后,又问道:“那他怎么个结党营私的?”
“为了报东林党弹劾一箭之仇,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广收义子。崔呈秀、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等恬不知耻的读书人,居然趋之若鹜,被称之为文臣‘五虎’和武臣‘五彪’。连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的顾秉谦,和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南京礼部侍郎、人称‘三凤’之一的魏广微,都成了他的座上宾,简直不堪入目。”
一个个如雷贯耳啊!董南暗叹了一口气,若无其事地继续问道:“还有呢?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那些人倒向了阉党?”
“多了,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所谓‘十孩儿’、‘四十孙”大都是三榜进士出身。说句丧气话,我看用不了多久,从内阁六部至地方总督、巡抚,都快被换上阉党的人了。”
这么多人倒向了魏忠贤,由此可见,东林党有多么不得人心。
董南沉思了片刻后。突然抬起头来,紧盯着穆秀才的双眼,异常严肃地说道:“穆先生,魏忠贤为什么能够登上大明朝廷的权力巅峰?我想你会说靠的是皇帝,可天启皇帝又是怎样登上皇位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靠的是东林党的力争。换句话说,正是那些死脑筋的东林党人坚持奉行尊卑贵贱、长幼有序的皇位权继承制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