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逆不道
�jing备队和炮兵连,则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为了打努尔哈赤一个措手不及,俞咨皋出动了两千八百多名官军。//但正如穆秀才所说的那样,别看人数是东印度公司的几倍,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先不说没有一个骑兵,甚至连兵器都五花八门,真正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只有那不到六百人的家丁。
尽管如此,对此战能不能打赢?沈老将军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努尔哈赤的兵力都集中在西线,辽东半岛实力空虚,凭现有力量完全可以来个攻其不备。之所以把东印度公司拉进来,只是想利用他们的火炮,解决攻城这一难题。
“既然他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那还要从我们这儿抽人组建长矛兵干什么?”
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穆秀才是寸土不让,异常严肃地说道:“老将军,我们要对付的骑兵。您久经沙场,应该比我更清楚掩护对火枪手和炮手的重要性。”
诸葛用兵唯谨慎,装备了那么多先进的洋枪洋炮还如此小心,老将军意识到那个盛气凌人的伯爵并不是浪得虚名。从内心来讲,他也认为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
然而,俞咨皋才是统帅,怎么着也轮不到他做主。况且在此之前,伯爵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登陆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收集一百匹战马或骡马,并提供两百人帮助运送粮食和弹药补给。
见老将军不吭声了,坐到一边把玩起伯爵送他的手枪来,俞咨皋意识必须表态了,想了想之后,面无表情地说道:“人不是问题,长矛也不是问题,只是他也要拿出点合作的诚意。”
“俞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穆秀才皱起了眉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司令官先生没有诚意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更不会把他们本来就不多的火枪火炮卖给您。”
“火枪还马马虎虎,火炮嘛……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穆先生,你是见过世面的人,应该知道他卖给我们的都是什么货色。此外光卖火炮有什么用?他为什么不教我们‘点放之术’?”
火炮要具备相当的机动性,机动性不好就不利于大量集中。明军的火炮无论是虎蹲炮、佛朗机铳,还是伯爵刚卖给他们的红夷大炮机动性都不好。虎蹲炮虽然不大,可发射前居然要用大铁钉钉在地上,红夷大炮则是淘汰下来的舰炮,重达上千斤,太笨重只适用于守城。反观陆战队的陆战炮,口径适当,用马匹牵引,能够短时间迅速集中形成炮兵阵地。
同时火炮也要具备相当的火控能力,具体就是铳规、矩度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
一个优秀的炮手在发射之前,必须估计敌人有多远。虽然从望远镜中所见人形的大小可以猜测远近,但如果使用矩度就可以精确测量距离。矩度被波巴哈在十五世纪当做天文观测中的角度量测工具后,在欧洲风行一时。
徐光启就曾上书提及矩度之类的仪器(度板),且认为(度板)应该如同“家传秘方”一样只传给皇室子弟,由此可见测量器具的重要性。李之藻去年也强调过,如果无法得到神铳的“点放之术”,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西方炮手利用仪器来提升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一直是明军炮手的盲点,发炮全凭经验。这一条明军和西方的差距是最大的,也是所有差距中最致命的!
说夸张点,这是西方人的超级军事机密,明军也是千方百计的寻求,可惜被西方人控�
为了打努尔哈赤一个措手不及,俞咨皋出动了两千八百多名官军。//但正如穆秀才所说的那样,别看人数是东印度公司的几倍,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先不说没有一个骑兵,甚至连兵器都五花八门,真正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只有那不到六百人的家丁。
尽管如此,对此战能不能打赢?沈老将军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努尔哈赤的兵力都集中在西线,辽东半岛实力空虚,凭现有力量完全可以来个攻其不备。之所以把东印度公司拉进来,只是想利用他们的火炮,解决攻城这一难题。
“既然他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那还要从我们这儿抽人组建长矛兵干什么?”
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穆秀才是寸土不让,异常严肃地说道:“老将军,我们要对付的骑兵。您久经沙场,应该比我更清楚掩护对火枪手和炮手的重要性。”
诸葛用兵唯谨慎,装备了那么多先进的洋枪洋炮还如此小心,老将军意识到那个盛气凌人的伯爵并不是浪得虚名。从内心来讲,他也认为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
然而,俞咨皋才是统帅,怎么着也轮不到他做主。况且在此之前,伯爵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登陆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收集一百匹战马或骡马,并提供两百人帮助运送粮食和弹药补给。
见老将军不吭声了,坐到一边把玩起伯爵送他的手枪来,俞咨皋意识必须表态了,想了想之后,面无表情地说道:“人不是问题,长矛也不是问题,只是他也要拿出点合作的诚意。”
“俞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穆秀才皱起了眉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司令官先生没有诚意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更不会把他们本来就不多的火枪火炮卖给您。”
“火枪还马马虎虎,火炮嘛……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穆先生,你是见过世面的人,应该知道他卖给我们的都是什么货色。此外光卖火炮有什么用?他为什么不教我们‘点放之术’?”
火炮要具备相当的机动性,机动性不好就不利于大量集中。明军的火炮无论是虎蹲炮、佛朗机铳,还是伯爵刚卖给他们的红夷大炮机动性都不好。虎蹲炮虽然不大,可发射前居然要用大铁钉钉在地上,红夷大炮则是淘汰下来的舰炮,重达上千斤,太笨重只适用于守城。反观陆战队的陆战炮,口径适当,用马匹牵引,能够短时间迅速集中形成炮兵阵地。
同时火炮也要具备相当的火控能力,具体就是铳规、矩度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
一个优秀的炮手在发射之前,必须估计敌人有多远。虽然从望远镜中所见人形的大小可以猜测远近,但如果使用矩度就可以精确测量距离。矩度被波巴哈在十五世纪当做天文观测中的角度量测工具后,在欧洲风行一时。
徐光启就曾上书提及矩度之类的仪器(度板),且认为(度板)应该如同“家传秘方”一样只传给皇室子弟,由此可见测量器具的重要性。李之藻去年也强调过,如果无法得到神铳的“点放之术”,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西方炮手利用仪器来提升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一直是明军炮手的盲点,发炮全凭经验。这一条明军和西方的差距是最大的,也是所有差距中最致命的!
说夸张点,这是西方人的超级军事机密,明军也是千方百计的寻求,可惜被西方人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