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禹治水
��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

  唐尧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他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

  这个时候,大地上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由于洪水的泛滥,地上的人们生活极为艰难,这时帝尧听几个大臣名字叫四岳的推荐鲧能够治水,心中大喜,尧遂起用了鲧。鲧自到任后便领着众人开始治理水患,那鲧早年曾得了一件异宝,却是那息壤,息壤见风就长,因为有息壤,鲧靠着他堵住了几次小点的洪水,他擅长治水之名也由此而来。只是因为他治水只知堵而不知疏,东边有水便堵东边,水从东流到西便又去西边堵。如此这般,息壤所造之堤到是承受得住,可他没这么多的息壤将堤坝全部改造,水往往从不是息壤所造之堤冲出来,而且经过积蓄,冲出来一次比一次大,鲧忙碌了九年也不曾将水患治理好。

  此时帝尧渐渐年老,就与臣子商议继任者人选,有人上前推举虞舜。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手机快速阅读:.1.n 文字版首发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在二十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人族中为人称扬。

  于是帝尧便令人将虞舜找来,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女儿那里旁敲侧击,考察舜的品性。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但是舜觉得自己声望不够,德行不足,不愿意接受,尧只好让他暂时代行人主的职责。

  舜代行人主职责后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地大典;还把诸侯地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地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地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地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地联系。加强了对地方地统治。

  舜见尧议事会得成员有鲧、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等。彼此之间无具体分工。舜根据各人所长。分别委以不同职务:鲧担任司空。主平水土;后稷主持农业。播种百谷;契为司徙。掌管教化;皋陶为司法官。掌刑;倕为共工。主管手工业;益为虞官。掌山林原隰地草木鸟兽;伯夷为秩宗。主管祭祀典礼;夔为曲乐。负责教育贵族子弟;龙为纳言。专门传达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