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京营计划
�朱伟迪也开始试着尝试研究防护性能最好的板甲,不过板甲这东西朱伟迪也不大懂,只得差人去向西方人采购样品,不过他清楚板甲是用水力机械锻打而成,也早要求研究水力机械的工匠们将水力锻锤等设备的研制提上日程。

  受火枪产量的限制,现在招募的新军还是以长枪为主,对兵部要求大量装备工部产兵器,朱伟迪没有答应,他抽查过工部出产的东西,不光是火器质量惨不忍睹,冷兵器也一样。

  为此朱伟迪只得把新军的冷兵器打造工作也交给了太监,严禁他们使用煤炭练出来的硫磷含量超标的铁打造兵器,要求一律使用木炭烧制的铁打造兵器,他还亲自上阵监督,时不时便去搞个突然袭击,抽查兵器质量,发现不合格的兵器,则杖弊管事的太监。

  对热兵器和火药制造,朱伟迪更是一点也没有放松,抽查频率比冷兵器还要高一些。

  朱伟迪清楚大明的各处都已经烂透,想要短时间改变这种局面完全不可能,与其把自己的精力空耗在繁琐又处处受制于文官集团的日常政务上,还不如把这些政务全交给更有经验的内阁去处理,这样他便可以抽出精力处理好军事问题,还有许多精力可以去管理完全掌控在他手上的内廷官僚体系。

  对内阁他也不是完全放手,首辅黄立极身边还有个权力完全不输首辅次辅李国普可以制衡,现在大明官场上的人们都知道,大明内阁现在可以说是有两个首辅。

  在朱伟迪不时地抽查之下,初步整肃了下京营戎政后,京营的训练情况要比以往好了很多,不过问题还是一大堆。

  李邦华到任后,很快就开始走访各兵营,没有多久便将京营的问题初步整理了一番,很快朱伟迪便看到了他的上书。

  京营的老问题还是有一大堆,首先是虚冒和占役,这是老问题。接下来是营马,档案上的数额是二万六千,李邦华调查后发现只有一万五千左右,而且还有大量官员肆意借用军马。京营的钱和用于屯田的银钱,被各级官员大肆挪用,完全没有用于正事。

  李邦华的上书还有大堆处理建议,首先自然是淘汰老弱和地痞无赖,增加兵额;加强营马管理,继续购置良马,杜绝其他官员滥用营马;他见太监打造的兵器不错,要求对工部也加强管理;对队列操练法,视察了几日觉得不错,要求继续大力推行;同时要求改制战车;加强神机营的火器训练;加强银钱粮饷管理。

  朱伟迪最近一直就在琢磨如何夺取军队控制权,看到这个上书后心里对夺取军权也有了很多计较,琢磨了一阵子后给了李邦华答复。

  京营的老弱朱伟迪也懒得去淘汰,兵额按照原先编制的兵额给,军饷不变,将他亲自考察过,带队列训练得比较好,军队操练得比较有样子的武将抽出,将这只充斥着不合格士兵的三大营完全交给不合格的武将,又给这只老弱集中营加了一万兵额。至于虚冒的兵额数和占役情况,朱伟迪也暗示李邦华不要严查,他决定让那些勋贵、文官和太监们随意折腾去。

  朱伟迪琢磨的是,反正这些不合格的兵员占了京营人数大头,京师也确实有些杂务劳役需要人做,京营的老弱中有很多确实生活困难,全部裁撤这些人更会闹出乱子,裁撤少了对大事没有帮助,有些利益受损的人还要出来捣乱,整顿京营,还不如直接再造一个京营,反正他也不差钱。

  京营合格青壮有两万多人,现在全部由朱伟迪考察过的做事还算负责的武将带领,现在他基本是每两日都要去看看训练情况,和武将兵士们谈谈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