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借贷记账法
找出问题不要太容易。

  这个时代人的会计学知识实在太低,他们做出的假账和现代那些老会计师做的假账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很快朱伟迪就发现了十几处与原始记录不符的地方,有问题的金额共计有三百多两的银子。

  召来张彝宪,把新的账册丢给他后,朱伟迪冷冷地看着他说道:“你自己瞧瞧,有无问题。”

  张彝宪已经管了很长时间的账目,哪里不知道其中的问题,此时他心里已经不再存在任何侥幸,身子一瘫,顺势跪倒在地上,“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奴婢御下不严,竟让贼子钻了空子。”

  这种鬼话朱伟迪自然不信,也懒得再看他,一道口谕就把他贬去菜园种菜,他的贪污受贿所得全部充公。

  接下来,朱伟迪就召集了内廷各衙门管账的太监,让他们去学习复式记账法,准备在内廷推行,同时还有道命令,谁学得快位置就能保住,学得慢的都降职。

  这个借贷记账法无疑损害了大批太监的权益,不过太监只是皇帝的家奴,他们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推行得还算是容易。

  朱伟迪也知道这个新法会损害太监们的利益,作为补偿,新记账法推行后,所有太监头目薪俸都涨十倍。

  借贷记账法这种好东西,推行到各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自然是有很多好处,朱伟迪虽然知道文官不比太监,清楚他们不见得会买账,不过还是想试一试。

  于是写了封长信,希望借卢象升之口将这个新法提出,让他上书建议先找一个州府试点,开始试探内阁和户部的口风。

  卢象升在户部做过,对账目非常熟悉,当然清楚这个借贷记账法的好处,看到这个借贷记账法自然是赞叹不已,很快就按照皇帝的要求上书。

  然后让他郁闷的事很快就来了,那帮文官们起先还没弄明白借贷记账法是什么,对皇帝重视的事情也没敢怠慢,不过试行了下后,不到一周的功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户部的大小官员们弄明白了复式记账法是什么后,内部很快分为三派,一派是反对,人数最多,另一派是支持的,只有三人,最后一派是那户部尚书郭允厚,他十分干脆地在一旁打了回酱油,完全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听闻了户部的反馈意见后,朱伟迪召见了内阁次辅李国普,向他询问这事的可行性。

  李国普不懂会计学,不过朱伟迪事先已经把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几份简单的单式流水账和复式记账法账册给他看过,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李国普也没有藏着掖着,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臣观这新记账法,收支,增益,亏空,经手,一眼便看得分明,如欲做假,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比之旧法困难许多。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之法甚好。”

  “先生可是以为可以推行?”

  李国普叹了口气道:“臣以为,如今便是试行也不可。”

  “为何?”

  “此法太好。”

  朱伟迪沉默了,他此刻终于想起,大明的文官们不是他的家奴,一道中旨下去容易,等待他的肯定是一点脸面都不给的封驳。即便撤换了反对的阁臣和给事中等重臣,来一场政坛大地震,也只会掀起无尽的党争,然后就什么正事也不用干了,稳定下来的边事也会彻底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