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传教士
此番传召非常突然,两个传教士也没有什么准备,自然没有太多精美的好东西,不由有些沮丧。不过他们早听闻这个年轻的皇帝起复了倾向西学的教徒徐光启,一想起这件事,传教的信心也很快恢复。
邓玉涵很快打起精神,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道大皇帝陛下,传召小民来是为了何事?”
“无事,朕偶尔听闻你等的事迹,也对你等西人的学说有些兴趣。传你等来,是要谈谈你们西人之学。”
皇帝没有用蛮夷这类的称呼,让两人不由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对皇帝还是把他们当纯粹的外国人看,两人都不是很乐意,齐声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等早已经归化,已经是大皇帝陛下的臣民。”
说完都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看朱伟迪。
朱伟迪也不打算和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好,你等既已经归化,自当不可教唆教民败坏我华夏习俗和礼仪。”
他对现代的天主教都没有太多的好感,更何况这个还在四处迫害科学家的天主教,自然是要敲打一番的。
邓玉涵两人连忙说道:“小民不敢,自当遵守大皇帝陛下的法令。”
“这远望镜也是个好东西,朕倒是很想认识下制出的这事物的高人。”
邓玉涵见皇帝对望远镜感兴趣了,脸上一喜,“回大皇帝陛下的话,这是小民的一位好友制成。”
朱伟迪心里一惊,不经大脑便随口问道:“你认识伽利略?”
此话一出,两位传教士都开始用有些古怪的眼神看着朱伟迪。
一小会后邓玉涵才问道:“不知道大皇帝陛下是如何知道…伽利略的。”
朱伟迪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急忙打了个哈哈,“听一位隐士讲的,不知这伽利略现在还好么?”
“小民来到大明之后,通信也就少了,只知道他如今应该还在意大里亚的比萨。”说着他怕朱伟迪不知意大利在哪,还补充了一句,“小民这里没有地图,记得利玛窦先生曾经为大皇帝陛下的祖父绘制过一幅世界地图,意大里亚在上面有标注。”
“这意大里亚朕倒是知道,不知你能不能写封信给那位伽利略先生,说朕很仰慕他的才华,想要请他来中国,当面和他讨论学术。”
朱伟迪记得因为伽利略支持日心学说,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都是在天主教会的软禁监视下度过,最后郁郁而终。于是起了把伽利略弄来中国让他安度晚年的心思,对这位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伟迪还是非常尊敬。
“我的朋友如果知道大皇帝陛下这样看重他,他一定很高兴,只是意大里亚距离大明太远,他可能不愿意前来。”
“不知,那意大里亚距离我大明有多远,乘船要多久的时间?”
“启禀大皇帝陛下,具体距离小民实在不知,小民在大明万历四十六年西历的4月16日从葡萄牙乘海船出发,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西历7月15日到达大明的澳门,葡萄牙也就是大皇帝知道的弗朗机。”
算上从陆路到京城的时间接近两年,这时代的交通真是坑爹啊。以这时代的航海技术,恐怕他们这一行也是九死一生吧。至于伽利略,由他自己选了,来中国搞不好还要死在路上,也不见得是个好选择。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