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孙承宗(二)
sp;这个话题太大,孙承宗敏茹地感觉到皇帝接下来要说的可能会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不由抬起头看着皇帝,“陛下…”

  朱伟迪也不退缩,直接迎上他的目光,“此时我大明军士,堪用的多是将领的家丁,普通士卒要承担沉重的劳役,还未见能得到军饷,多数军士吃穿都成问题,又如何是建奴的对手。”

  见孙承宗张嘴要说什么,朱伟迪连忙出言打断了他的话,“此中关节朕已经明了。何事能为,何事不能为,朕心中有数。先生不必忧心。”

  说着朱伟迪轻轻叹了口气,“归根结底,无非是‘土地’两字而已。太祖创军卫制时曾言:‘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而今军户繁衍生息,日益增多,然军屯却为宗室、权贵和士绅侵夺……”

  军事家丁制的兴起其实也是在军卫废弛军屯逐渐被侵占时出现的,从弘治朝开始军卫制度逐渐废弛,军户及家属人口增多,军屯被侵占,军队再也无法维持自给自足,加之文武官员贪腐横行更是夺走了本就不多的钱粮,军将们只好开始把不多的资源倾斜到少数几个家丁身上。

  弘治朝后这种状况也越来越明显,朝廷虽然对军事家丁制不满,不过大明的财政制度本就有严重的缺陷,收不上商税,以农税根本无力供养庞大的军队,只好默认了武将蓄养私兵的行为。

  朝廷的纵容更加刺激了武将的贪腐,到万历朝时军事家丁制更是发展到极致,基本就没有武将不蓄养家丁。辽东总兵李成梁最多时曾拥有两万家丁,拥兵养寇自重养出了后金鞑子这个心腹大患。

  说着说着朱伟迪自己也觉得无趣,不开外挂,这种谁也无法根治,大家都清楚的问题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张居正那样的大政治家做了回修补匠,也没敢动军卫制,即便只是小幅整顿了下财政,最后还是落得个人亡政息的下场。开了外挂也得谨慎处理,说多了也只能徒增烦恼。

  孙承宗以为皇帝要改革军卫制,于是出言提醒道:“陛下,祖宗成法,不可轻动。”

  孙承宗的意义无非是——这里面水太深,动不得。

  至于祖宗成法,那不过是用来忽悠人的,朱重八之后还有谁把这大明祖制当回事了,要是全按重八哥定的来,大明朝的上下两百多年出产的这些文武官员有几个不会被剥皮充草呢。

  “今日不谈这个,朕要与先生讲的是练兵与辽事。辽镇的军饷,朕已实发,至于文臣漂没和军将的贪墨,”朱伟迪说着苦笑了下,“先生也清楚,朕也是有心无力。”

  孙承宗也是摇头苦笑,大明的积弊实在太多,“臣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有罪。”

  见孙承宗又要跪拜,朱伟迪忙再次扶起他。“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柳河之败,并非先生之错。我大明的积弊太多,已是积重难返。新增的兵额,户部会按两万人实发。漂没的数额,朕会从内库补上。朕只希望先生能为朕操练出一支没有家丁的强军,朕会在京师操练新军,强军练成之日,便是复辽之时。”

  孙承宗疑惑地问道:“陛下是如何得来这般多的钱粮?”

  外挂要怎么解释,朱伟迪只能无比装逼地来了句,“君无戏言。”

  孙承宗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不过皇帝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多说什么,俯身行礼,“臣唯有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