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事安排
道圣旨,简单地描述了下同时代的欧洲已经出现的大口径遂发火枪是个什么玩意,让各地官员搜寻能制造燧发枪的人才进京,每找到一个皇帝赏银五十两,期限为两年。

  对这道旨意虽然内阁那边有些微词,不过也不涉及什么大事,内阁那边也没有表示反对,给事中们也没有封驳。

  这个以反东林的齐楚浙党为主的内阁和朝堂,朱伟迪现在很喜欢。

  魏忠贤下台,东林党还在盯着这些齐楚浙党的人咬,齐楚浙党这些前阉党分子很清楚,皇帝要是对他们不满意了,随时可以把魏忠贤案翻出来,放出东林党的恶狗把他们都彻底咬死,他们只能投靠朱伟迪,何况他们本来就没有节操,连魏忠贤都能投靠,媚上取悦皇帝也不是什么问题。

  清理魏忠贤的死忠空出的重要职位很是有一些,朱伟迪很快下诏召回了被阉党挤下台的前登莱巡抚袁可立、前兵部侍郎毕懋良和那位学贯东西的大牛徐光启。

  召回袁可立是看重在登莱巡抚任上时给毛文龙的东江镇支持很多。召回毕懋良是因为朱伟迪无意翻到他的名字时想起了某位在明末造出遂发枪的人。徐光启这种宝贝岂有不用的道理,不过具体要让徐去做什么,朱伟迪还没想好。

  明代重要官员选用必须要走廷推这个程序,由高官们推举人选,皇帝拍板,没有文官集团的首肯,自己的安排很难完成。

  朱伟迪现在有了前阉党集团的支持,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这个阉党内阁的文官们最缺的就是和皇权对抗的所谓“气节”,和阁臣们通过气后任命也很快完成——

  袁可立,朱伟迪自然是让他回去做登莱巡抚。本来要费番功夫,不过现任的登莱巡抚孙国祯大概是个胆子很小手上也不干净的货色,在得知魏忠贤倒台的消息,又听闻皇帝要召回袁可立,在皇帝没对他动手前便主动请求致仕。

  徐光启,给了魏忠贤为徐准备的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准备让他来做帝师。

  毕懋良,官复原职,继续做他的兵部侍郎。

  空出的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朱伟迪还是给了现有的阉党,拿这两个要职出来让阉党众安心,算是直接表明了态度。

  其他一些关系不大的要职,比如工部尚书朱伟迪给了东林,在斗倒阉党中出力最多的几位文官也得到了升职,他们为皇帝倒魏出力了,奖励当然是要给的。

  朱伟迪这样的安排,东林党的“君子”们自然是大失所望,前阉党众虽然依然觉得战战兢兢,不过也安定了不少。当然也不会完全安定,毕竟魏公公还没死,魏公公的一干死忠手下也都关在诏狱里。

  至于那些历史名人,比如孙承宗还有争议很大的袁崇焕,后世看到的这段历史记录早被满清篡改得不像样,他清楚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谁忠谁奸,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后人有过无数争论,朱伟迪自认自己没有能力判断清楚,他能判断清楚只是孙和袁都是文官,都没有带兵和敌人野战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