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秦王亡故
��国所吞并。

  不过虽说同意与秦国结盟,但义渠王也提出了他的条件,即要求秦国将这些年所攻占他义渠的城池、土地,通通归还。

  除此之外,秦国还得给义渠许多粮食。

  若在以往,咸阳当然不会同意这种要求,但眼下情况危急,咸阳最终还是答应了。

  就这样,在魏国的威胁下,秦国与义渠化干戈为玉帛,联合起来抵抗魏军。

  甚至于,义渠王亲自率军出征,抵挡魏将廉驳。

  能跟秦国的军队打上几百年,义渠的士卒当然不会弱,甚至于,由于体内有羌族的血统,义渠兵反而要比中原兵更加强健、悍勇,更要紧是,义渠乃全民皆兵的国家,人人悍不畏死,就连妇孺亦能提上兵器与敌人搏杀,非常悍勇。

  在义渠的阻击下,魏将廉驳的行军速度被大大削弱。

  而与此同时,驻军在三川郡函谷关以西的秦将阳泉君嬴镹,亦收到了秦王囘的王令,得知魏将廉驳欲袭他秦国的消息。

  遵从秦王囘的命令,阳泉君嬴镹留下五千兵力迷惑函谷关的魏军,率领大军火速撤回国内,旋即挥军北上,与义渠王合兵一处,抵挡魏将廉驳。

  在义渠王与阳泉君嬴镹的抗拒下,魏将廉驳、乐成、韩徐几人的军队被挡在秦国境外。

  至于河西战场上的秦军,则继续与魏军对峙,且隔山差五就在临魏西郊上决战一次,最终以平局收场。

  其实严格来说,尽管河西战场上目前还是魏秦两军不分上下的局面,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军已渐渐开始发力——其实也不能说魏军开始发力,应该说,魏军倦怠战事的速度,没有请军倦怠战事的速度来得快而已,以至于两线比较,就觉得是魏将渐渐开始发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秦国是一个军功爵制的国家,倘若秦军打不了胜仗,无法抢夺到战争红利,那就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分给底下的兵将,在这种情况下光是提升秦卒的爵位,迟早会引起士卒的怨言。

  就好比这次战争,秦军至今为止付出了将近二十万兵力的伤亡,可是却只打下栎阳、莲勺、重泉、频阳、雕阴、肤施这六座城池,连河西郡这个魏国国内实际面积最小的郡地都能彻底占领,这当然会极大影响秦军士卒的士气。

  转眼到了九月,驻军在巴蜀「阆中」的秦将长信侯王戬,收到了秦王囘的王令,在叹息之余,率领麾下军队主动撤出巴国,退守汉中。

  这意味着秦国对巴蜀苴三国的攻略,截止此时彻底宣告失败,此前秦军花费精力打下的蜀国、苴国,纯粹是给魏国做嫁衣。

  得知王戬率军退出巴蜀后,由魏将沈彧、伍忌等人率领的魏军,便顺势进兵占领了蜀郡,至此,巴蜀为魏国所有。

  在夺取蜀郡之后,沈彧对伍忌说道:“秦将王戬退出巴蜀,想必是河西那边秦军失利,今你我已占领巴蜀,当顺势进兵汉中,继续对秦国施压,相应河西的我国军队!”

  伍忌深以为然。

  于是在数日后,沈彧命部将巴满、斗廉、西郢君熊焘等人守卫巴蜀,自己则与伍忌攻打汉中。

  不过由于王戬在撤兵时,留下王陵、王奔二将在汉中据险而守,这使得沈彧、伍忌二人攻伐汉中的进程暂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