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双方和双边
人物出售给联军的,德国人都快要跑到跟前了,大炮『射』得远不远倒是其次的,重要的是火力和『射』速。

  “如果榴弹炮没让您觉得放心,我可以给您推荐另一款利器,保准让你满意!”笑嘻嘻地说完,邓华林爬上车掀开了遮雨布,『露』出了一挺凶恶的重机枪出来。“我们都知道,战争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了火力的比拼,而贵军装备的主要军事武器已经被证明有所欠缺。李恩菲尔德步枪『射』击精准但『射』速有些不尽如人意,而维克斯中型机枪必将担当杀敌的重任。”

  这些话很是符合实情,少将也不住的点头示意。“维克斯机枪的前身是1882年面世的马克沁机枪,包括该死的德国人他们使用的也是马克沁机枪,不过经过艾伯特;维克斯负责修改闭锁机构,使得重量减轻并便于大量生产,而且它除了重量有所降低之外,其他好像并没有怎么进步,甚至并不比82年的他的爷爷马克沁机枪好上多少。”邓华林知道,说服一个人就必须盯着他的眼,读懂对方的眼神,少将的眼里明显出现了赞同的光泽。

  “的确是这样,首先它使用有底缘的0.303英寸弹『药』,通过一根布料织成的子弹带供弹,这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比如加工工艺的繁琐,很多部件的精确度要求极高了,即使他很少卡壳但比不比才使用不久的通用机枪的弹链、弹匣供弹好多少。而且最要命的是它需要很多水冷却,战场上我们的士兵往往很多时候饮用水都没有。只能用『尿』『液』进行冷却,而通用机枪可以不辞辛苦地干半天仍旧『性』能稳定,出于稳妥而按时更换使用枪管,其效用更大,甚至不少的部队直接要求不再装备维克斯,直接订购更多的通用机枪会对战争更好更有利。”

  邓华林对于少将的这么一番说话,只能是报之一笑,然后还是要转移话题。“其实贵军装备的维克斯机枪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武器,我听说前线一次战斗中,一挺机枪可以十二小时之内换十根枪管发『射』近十万发子弹而绝不发生任何卡壳,即便使用了不少的冷却水,但火力的连续『性』的的确确是非常好的。”

  邓华林需要的就是先给予他人尊重,赢得对方对于自己的尊重之后,然后在一个更好的交流情愫里推销自己的产品。“目前贵军已经认同了我方制造的7.62毫米口径的通用一式机枪,它虽然杀伤力、便携『性』等等都比较令人满意,但『射』程和『射』速等都不如大口径子弹枪械带来得更为疯狂有效。针对这么一种情况,我向您推荐这么一款利器。”说完,邓华林指了指三角架为支撑的zjq-1重机枪.

  “重机枪都是用来『射』击集群目标、火力点,而且精度要求还要必须较好,有效『射』程要在八百米以上,『射』速至少是每分钟三百发。而事实上,战场之上,我们需要的是半分钟就能如流水一般向敌人扫『射』几百发子弹的重机枪,能从一千米外便开始对敌人进行有效杀伤的超级武器。而我们集团拿出的也就是这款名叫zjq-1的重机枪。”

  邓华林拉了一把少将,让他自己上车来抚『摸』感受一下重机枪的魅力。“12.7毫米的重机枪,该枪全长1920毫米,有效『射』程150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600发。含枪身和枪架后枪全重仅26.5千克,方向『射』界左右各45度,枪管寿命大于3000发。这样的优秀特『性』足以完成当前的任务。相比起7.62毫米和11.43毫米两种当前马克沁机枪的演变类型,就12.7毫米的弹『药』口径便让它有足够的能力打败所有的重机枪荣登世界第一的宝座,而且他的『射』速快、不是『液』冷、重量轻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优点,对于阵地的转移、火力的连续、有生目标的绝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