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起风了
�换个说法更准确一些,这个人背后的靠山就是赵普。
私盐贩子勾结官员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要是没点官府背景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会敢去贩私盐的。
这个时候赵普想到了这个人,于是乎为了自己的政治前景他准备出卖这个人以进一步的换取赵元僖的信任。毕竟如果能在赵元僖一朝继续身居高位的话,这样需要巴结他的商人要多少就会有多少,损失这个把根本无足轻重。
“我想到了一个人,他叫蓝志,一个四川竹子商人。最近加入了赵惟吉弄的那个所谓的商会。”
“那有怎样?”
“这只是他表面的身份,暗地里他的身份是个私盐贩子,走的是老夫的门路。”
赵元僖一听赵普这么说就明白过来他想做什么了。这个时代贩售私盐除了在国内不产盐的地方销售以外更多的时候是向辽国走私。
此时宋辽两国长年处于战争状态,更本没有再边境开设傕场进行互市贸易。而辽国又需要很多宋朝才产的东西,所以很多商人会冒着风险向辽国进行走私。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盐。
但是从陆地上向辽国走私的风险很大,所以更多时候商人们会选择海上走私,通过渤海国将货物走私进辽国。
几乎所有的港口都有这样的船只,包括他赵元僖的泉州港。
“相爷的意思是出卖这个蓝志,当他在装船华亭装船出海的时候将其直接擒获?”
“对,这样虽然不能直接给予洋山港什么致命的打击,却会使官家重点关注那里,从而使商人不再敢从那里走私货物。”
这话已经说得不能再透彻了,如果商人不再去洋山港走私货物那么会去哪里呢,答案自然是泉州了。因为登州虽然里辽国近,但是也一直受到宋廷的重点照顾。所以泉州就会变为走私天堂。只要到时候赵元僖对这些走私商人加以利用,未必不能赚到比现在更多的钱。
“好的相爷,这一切就拜托你了。”
……
五天后,两浙转运使高固回到了京城。
当然在高固即将进京之前他已经和赵普的人私下接触过了,得到了赵元僖两个承诺的高固现在进京的唯一目的就是将这一切自己抗下。
“高固,朕问你,为何华亭市舶司会增加出口抽成?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听到赵光义的问话,高固也没有任何的慌张,因为他早已在进宫的路上就想好所有的台词了:“回陛下,臣知道,是臣命令华亭市舶司增税的。”
赵光义一听高固的回答,顿时火冒三丈:“高固好大的胆子,是谁给你这个权利增税的?到底是你自作主张,还是背后有人指使?”
“是臣自作主张的,那洋山港每天有千余船只进出,臣只是想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而已,国家连年战争,府库消耗巨大,臣也是想为陛下分忧。”
“这么说,朕还应该嘉奖你了?”
“臣不敢。”
“按照你的理论既然华亭港口进出船只众多就该增税的话,华亭增税以后船只换港口那有如何?大宋又不只华亭一个港口,是不是登州,泉州,苏州也都该增税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ems
私盐贩子勾结官员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要是没点官府背景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会敢去贩私盐的。
这个时候赵普想到了这个人,于是乎为了自己的政治前景他准备出卖这个人以进一步的换取赵元僖的信任。毕竟如果能在赵元僖一朝继续身居高位的话,这样需要巴结他的商人要多少就会有多少,损失这个把根本无足轻重。
“我想到了一个人,他叫蓝志,一个四川竹子商人。最近加入了赵惟吉弄的那个所谓的商会。”
“那有怎样?”
“这只是他表面的身份,暗地里他的身份是个私盐贩子,走的是老夫的门路。”
赵元僖一听赵普这么说就明白过来他想做什么了。这个时代贩售私盐除了在国内不产盐的地方销售以外更多的时候是向辽国走私。
此时宋辽两国长年处于战争状态,更本没有再边境开设傕场进行互市贸易。而辽国又需要很多宋朝才产的东西,所以很多商人会冒着风险向辽国进行走私。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盐。
但是从陆地上向辽国走私的风险很大,所以更多时候商人们会选择海上走私,通过渤海国将货物走私进辽国。
几乎所有的港口都有这样的船只,包括他赵元僖的泉州港。
“相爷的意思是出卖这个蓝志,当他在装船华亭装船出海的时候将其直接擒获?”
“对,这样虽然不能直接给予洋山港什么致命的打击,却会使官家重点关注那里,从而使商人不再敢从那里走私货物。”
这话已经说得不能再透彻了,如果商人不再去洋山港走私货物那么会去哪里呢,答案自然是泉州了。因为登州虽然里辽国近,但是也一直受到宋廷的重点照顾。所以泉州就会变为走私天堂。只要到时候赵元僖对这些走私商人加以利用,未必不能赚到比现在更多的钱。
“好的相爷,这一切就拜托你了。”
……
五天后,两浙转运使高固回到了京城。
当然在高固即将进京之前他已经和赵普的人私下接触过了,得到了赵元僖两个承诺的高固现在进京的唯一目的就是将这一切自己抗下。
“高固,朕问你,为何华亭市舶司会增加出口抽成?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听到赵光义的问话,高固也没有任何的慌张,因为他早已在进宫的路上就想好所有的台词了:“回陛下,臣知道,是臣命令华亭市舶司增税的。”
赵光义一听高固的回答,顿时火冒三丈:“高固好大的胆子,是谁给你这个权利增税的?到底是你自作主张,还是背后有人指使?”
“是臣自作主张的,那洋山港每天有千余船只进出,臣只是想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而已,国家连年战争,府库消耗巨大,臣也是想为陛下分忧。”
“这么说,朕还应该嘉奖你了?”
“臣不敢。”
“按照你的理论既然华亭港口进出船只众多就该增税的话,华亭增税以后船只换港口那有如何?大宋又不只华亭一个港口,是不是登州,泉州,苏州也都该增税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