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商会
��

  “等等。”这个时候江绍打断了赵惟吉的话。“我们制定规矩肯定是保护咱们自己的利益优先,为何要估计买的百姓的利益?”

  赵惟吉当然知道肯定会有此一问,他早就有了答案了。

  “江兄想象这么一个情景,如果我们制定了什么规定只能保护我们自己却牺牲了其他人的利益时会产生什么一个后果。比如说,你们这些纸商联合打压原料的收购价,或者是联合太高商品的价格?”

  私人的彻底垄断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国家层面的干预。所以说如果你们贩纸也联合打压原料的收购价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第三方会怎样?又或者是联合抬高售价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你们这个体系之外的新销售点的时候又会怎样?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天姓,人类也不能例外。就算是你商会有着巨大的品牌效益,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都是浮云。

  一想到上述的场景,作为一个明白人的江绍不禁的也打了个冷颤。

  这个时代虽然是自然经济作为主导的时代,但是也不是不存在市场经济,而且还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

  商人想要活下去就必须适应这个完全由市场选择作为主导的游戏的规则。

  “既然江兄暂时没有异议了,我就接着说下去了。

  我们制定好这个多方面都能接受的规矩以后,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宣传,让我们所有的相关利益者全都知道这份东西的存在。从原料的供应,到成品的售出,所有的环节尽量面面俱到。让所有环节都接受并且觉得这是一份好的东西,这样一来当有人违反这些规定的时候必然要遭到这种种环节的人的质疑和鄙视。”

  “好狠啊。”这是现在在场的所有商人的一致想法。

  “最后就是坚持和秉公执行了,一旦这套规矩设立,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任何违反规定的人必然要遭到惩处,不容有赦。我想商君徙木立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这个时候全场所有的商人都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因为这套东西可不是说做就做的,单是制定规矩这一步就不那么好走,虽然说是尽量照顾到全方位的利益,单是那样必然意味着有一些自身的利益要被牺牲掉一些,利益冲突是必然的。

  看到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赵惟吉很悠闲的端过茶碗喝了一口,他不是不着急,而是非常理解这群人,毕竟这是一个超越这个时代太多的构想,虽然宋朝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让这一构想有实现的土壤,但是在思想上要接受还是不太容易的。

  大约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终于有人说话了:“我同意王爷的这个构想,我加入。”

  不出赵惟吉所料,这第一个开口说话的人果然是汪斌。从这个人之前的谈吐和所问的问题就知道他有着超凡着实的远见和胆略。而且此人做的生意之大,领域之广也是在座诸位中第一的。如果他能够加入,基本上今天的事就成了一半了。

  果然在他加入后,其他的人也纷纷的选择了加入这项事业。

  最终赵惟吉联合了包括此时代表大宋的粮食业,丝绵纺织业,文房四宝业,茶业,木业,典当业,青楼业,渔业等几乎国家让私人经营的产业的龙头,总共十五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商会。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