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党项
��全部心腹都找了过来开会。

  通过江鱼的一分析,赵惟吉也和赵光义得出了同样的一个结论:除了他自己,赵光义真的无人可用了。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无可替代对于做臣子的可不算什么好事。当皇帝意识到他离不开某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也离死不远了。皇帝绝对不会容许有那么一个人是如此的重要的。尤其是武将。

  檀道济,狄青,岳飞。史书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难道我大宋真的没有可靠的将领了吗?”

  就在赵惟吉发愁的时候,一旁的铁峥开口了:“我倒是知晓一人,善骑射,多谋略,应该是杰出的将才,只是为何一直没人发觉.”

  “哦,是谁?”

  “李继隆。”

  铁峥这么一说,赵惟吉也想起这个人来了:“对啊,还有他。他不是应该在雍熙二年的时候打败李继迁收复银州,然后在参加北伐的吗?为何我在北伐的军中没有看到此人。”

  “等等,郡王。雍熙二年咱们大宋并没有收复银州。”不知道为何赵惟吉会冒出一句李继隆打败了李继迁从而收复银州的话,但是出于门客的本分,铁峥还是纠正了一下赵惟吉。

  赵惟吉一听铁峥的话,立刻愣住了。雍熙二年他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北伐一事上,根本没有对西北产生过任何的关心。他所知的东西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没想到此时的历史居然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偏差。

  “可能是我搞错了,不知道谁和我说过这么一台事情。也许是谣传。”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赵惟吉立即想法遮掩,装出了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将责任推给了所谓的谣传。

  由于此时事关整个郡王府,所以底下的人也就没有太多纠结于赵惟吉所说的东西。此刻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个李继隆的身上了。

  “这个人现在在哪?”江鱼问铁峥。

  “此人现在应该还在定州。”铁峥想了想回答道。

  “如果官家传唤郡王入朝,我想郡王应该举荐此人为自身解围才是。”知道了李继隆的下落后,江鱼向赵惟吉建议到。

  赵惟吉听后也觉得江鱼所言有道理,如今如果能有一名将领崛起,必然减少赵光义放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就在此时说曹艹曹艹便到了,赵光义让太监来传旨,宣赵惟吉入宫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