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战云密布
……
两国内部政治障碍都消除了以后,战争道路算是基本扫清。但是这还不算完,打架嘛毕竟好找些帮手。于是此刻两国把目光就都盯到了东北方的半岛之上了。
为了给辽国添乱以减轻北伐阻力,赵光义遣使去了渤海和高丽两国相约他们在宋起兵之时一同出击从后方夹击辽国。
但是宋朝使者却无功而返。原因便是辽国同样也派使者到了这两国。
虽然辽国没有相约这两国助战,但是却要求这两国如果宋朝出兵进攻大辽的时候这两国你给我呆着别动。
辽国方面自然是没指望这两国能帮到什么忙,只要不添乱就行。
高丽国由于在辽太宗时期便被辽国大的节节败退,割地赔款,年年贡赋不断。本就对辽国不敢形成任何反抗知心,况且这次辽国也不要高丽出兵,只要在家老实呆着便是。权衡再三高丽觉得还是遵从辽国的命令为好。于是便拒绝了宋朝的提议。
而渤海国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渤海国早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时就已经为聊过所灭,其后阿保机封长子耶律倍在此建立东丹国,从此渤海变为辽朝附庸。
虽然其后渤海国当地人多次骑兵反叛,但是均被辽朝镇压。此后辽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便让皇室大量迎娶渤海贵族的女儿。所以虽然与契丹有着国仇家恨,但是要和你赵宋联合对于渤海来说也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渤海也拒绝了宋朝。
就在战友也没拉到的情形下,对于宋朝不利的形式又有了发展。那边是辽国萧太后临朝称制,然后命令耶律休哥征调士兵,屯田备战了。
而此时宋朝上下对此并不知道,因为萧太后为了欺瞒宋朝便派细作到宋朝境内散步谣言谎称辽国此时仍然政局动荡,内部已然空虚了。
在边境驻守的将领们得此消息一个个都十分雀跃,认为此次伐辽必然一站功成收复燕云。
宋军上下此时只有一人还保持清醒,那人便是赵惟吉,知晓历史的他很清楚这场大战的结局,虽然他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是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他还在小心谨慎的备战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在即将开始的战争中他会遇到一个大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