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哀家和竹马掌印he了 第55节
�人,您说是也不是。”

  被点中的老大臣满头大汗,偷偷看了一眼祁遇,年轻权宦把自己藏在阴影里,看不出态度。

  范大人深吸一口气,躬身拱手道:“太后娘娘, 倘若今日不是在养心殿, 微臣不是您钦点的议政大臣,不知晓赵王欲以给先帝送灵为由率大军入京,那么微臣会告诉您, ‘不是’。”

  “但眼下情况不同, 反贼赵王携六万大军虎视眈眈, 而京城三万禁军虽可守住他的兵马,却守不住百姓的安心,倘若连天子脚下都有战事僵持不下,陛下颜面何在!大宁尊严何在!”

  他话音落地,内阁首辅王大人也上前一步:“微臣赞同范大人之见,四方军士中只有梁将军那五万兵马可供调遣,攘外必先安内,梁将军必须入京勤王,以保京师无忧。”

  周书禾闭上眼睛。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她讨厌这句话。

  前世南方百越族暴|乱,京中大臣们说攘外必先安内,后来北方狄人残害百姓,他们还说攘外必先安内,一直安内一直安内,最后安到楚怀章的建承年间,上下内外被狄人一锅端了去。

  如今他们还是在说这样的话。

  这些跪在养心殿内嚷嚷着“微臣附议”的老家伙,都是周书禾精挑细选的忠臣,这些人有才干也有资历,镇得住大宁朝堂,自有一番为臣之道。臣子们总觉得自己要以大局为重,却不记得,每一个“大”都是由无数个“小”组成的,今日弃了这个明日便可弃了那个,弃到最后,总有弃无可弃的那日。

  “陛下!”她抬高声量呵住一室嘈杂,转头看向一直未发一言的岁岁,等到大臣们陆续缄口,沉默的目光停在天子身上时,周书禾才缓缓沉声开口。

  “陛下以为如何。”

  岁岁双手放在膝盖上握紧,小小的身子坐在高大的龙椅里,显得有些滑稽。

  但御座之下,没有人胆敢觉得滑稽。

  “朕以为……”他抬眼直视下方众臣,稚子童声,却出奇的平稳,“朕以为,朕是诸位的陛下,是京城的陛下,却也是大宁北境,那些正在被屠戮欺凌的百姓的陛下。”

  “若真要放任蛮夷残害百姓,才要问那句‘朕的颜面何在!大宁尊严何在!’”

  雪渐渐下得大了起来,地面尚未积雪,树梢却已裹起银装。殿内众臣面面相觑、无人回应,惹得方才还气势十足的小皇帝有些不知所措,向这一殿上上下下十来人投去求助的目光。

  司礼监掌印从阴影中走出来,嗓音低柔,似含着笑意:“既如此,王大人拟旨吧。”

  半个时辰后,一道由内阁首辅代笔的密旨,被司礼监派人送出宫外,转交给监察院提司谭湘,又指派十余人快马加鞭,把新帝的旨意,传达给潜伏在京城百里外、正在等候赵王入瓮的岭南军。

  蛮夷入侵,北方军情刻不容缓,梁广闻讯立刻调转马头,整装待发。

  大军出发前,他最后回望一眼,在目眺所不能相及的百里之外,那里是京城。

  他希望京城安宁。

  *

  赵王大军行至京城附近时,天气十分不好。

  长风不止、阴云避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