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牵丝戏》出世!(中)
  彭辉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写出这样一个故事。

  这样一个凄美缠绵的故事。

  看着这个故事,蓬勃而出的灵感仿佛九天落下的银河一般,顷刻间涌现。

  一句句哀怨缠绵的歌词,搭配着那幽怨的曲调,在脑海里浮现。

  然而当彭辉将它们写出来的时候,却莫名停住了。

  看着笔尖下的歌词,一股烦躁油然而生。

  “不对!这个感觉不对!”彭辉毫不留情的将之前的心血撕掉。

  目光炯炯地看着之前的故事,脑海里疯狂的想着。

  然而任由他怎样转动大脑,绞尽脑汁,却始终无法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歌词。

  “到底是错在哪里呢?”彭辉烦躁的扯了扯头发。

  可让他感到无奈地是,他却始终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一番折腾之后,彭辉无奈地放弃。

  他知道,原因还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虽然自己机缘巧合之下,写出了这个故事,但其实都是有原型的。

  比如那个老翁,其实就是赵峰。

  虽然赵峰并没有解释当年为什么他非要离开滑稽戏,离开师门,也要去学人偶戏,但是在彭辉猜测中,问题应该出在当年的小品身上。

  滑稽戏在表现类型上,虽然接近戏剧,但实际上如今却更加贴向小品。

  这也是为什么严老先生当年创造了经典的“张三”这一个形象的原因。

  在千禧年初的那一段时间,国内相声、小品大热。

  尤其是相声更是被一批当时的年轻人捧上了“语言的艺术”这个宝座。

  小品也凭借着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成功在内地一炮而红。

  可滑稽戏却只是地方戏。

  既不如京剧、黄梅戏那么受众广泛,也不如其他剧种那么容易。

  想要以此红起来,简直难如登天。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赵峰才决定出去闯闯。

  这之中当然还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

  不过并不重要。

  最终导致赵峰无脸回到师门,也只能考入上戏的木偶戏表演班,并且在毕业之后,留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虽然事情可能在具体细节上有偏差,但是经过却差不多了。

  当然,这是彭辉的猜测。

  正是基于这种猜测,彭辉才想出了这个故事。

  虽然意思有些偏差,但故事本身却很相似。

  但是在具体创作歌曲的时候,彭辉就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首歌,在彭辉看来,应该是一首完美契合这个故事的歌曲。

  这也是他写出这一个故事的原因。

  可如今,不论他怎么去写,都无法站在老翁的角度将这首歌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