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改变方向与陌生的旋律
  而且……

  不一定非要是歌曲!

  他是什么?

  他是木偶表演系的学生!

  换句话说,他也是演员!

  如果能够将木偶戏改编成现代人喜欢的类型,那可不可能呢?

  彭辉陷入了沉思。

  因为拿不定主意,所以彭辉干脆直接去了上戏的图书馆。

  然后在阅读了大量的木偶戏相关的书籍之后,得出了一个让人沮丧的答案。

  他做不到。

  木偶戏的历史悠久。

  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早在06年,木偶戏已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理说,这原本应该是一门很受到追捧的项目。

  然而事实却是,这年头真正红火的是京剧,是黄梅戏,却绝对不是什么木偶戏。

  木偶戏的知名度大么?

  也许有,但绝对不如京剧。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如皮影戏。

  原因就在于,木偶戏并没有一个推广的媒介。

  皮影戏在国内的知名度要远在木偶戏之上。

  究其原因,却发生在一部电影身上。

  是的,电影。

  哪怕那部电影并不是讲的皮影戏,但就是因为皮影戏在那部电影之中,有着一个不短的镜头,甚至是一段剧情的推动道具,这才使得很多人对于皮影戏有了第一印象。

  而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做《活着》。

  没错,就是被称之为华夏第一神剧的《活着》。

  虽然如今,《活着》已经无法看到,但是有关于这部片子的一切,仍旧流传着。

  无形中,皮影戏的知名度自然要高过木偶戏。

  然而这种事情,实在是太难了。

  想要遇到一部讲述木偶戏,并且让其拥有不下于皮影戏地位的影视剧,实在太难了。

  至于歌曲……

  倒是可以。

  可问题是,彭辉的专业并不是作词作曲,而想要写一首这个类型的歌曲……

  对于此时此刻的彭辉而言,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但是彭辉一直坚信一点。

  所有的事情,在没有完成之前,你永远不能说它是难的。

  咬了咬牙,彭辉找到王坤,通过王坤,认识了音乐系的学长。

  然后花费“巨资”,通过音乐系的学长,弄到了音乐系的教材。

  虽然上戏音乐系并不是多么有名的,但是这对于彭辉而言,却刚刚好。

  然后彭辉开始从头开始学习作词、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