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色莲华_分节阅读_87
>
  听到贾氏没出漏子,十四阿哥稍放了下心,觉得自己的额娘能在宫中屹立不倒几十年果然不简单,背后居然还有不属于乌雅氏家族的国公府(四大家族啊,人凑起来还是蛮有看头的)势力。

  疑惑却更深了:“四哥更改玉牒的事皇阿玛之前竟没在额娘面前透露过一丝风声?不应该啊……”

  德妃心中一凛,半靠着卧榻,美眸低垂,不知想着什么。十四阿哥告退后,她才淡淡地问着身边的陈嬷嬷,“嬷嬷,你说皇上有多久没在永和宫歇息了?”就是有来也只是坐坐或用个膳就走,歇息……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少的?

  到她这个年纪,皇帝在她宫中留宿做没做什么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皇帝对她这一宫主位的荣宠、尊重。

  说实话,失去一个四阿哥,仿佛是挂在心头上一个该丢的东西终于丢出去,她有失落、有遗憾、有缺了什么的不自在感,但相对的,心头也松快、清楚了不少。以后她出手,总不会再冒出“他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这种无用的想法;但做为一个宫妃,失去一个位极亲王的儿子,她身上的光环无疑会黯淡不少,权势利益相关,那些捧高踩低的奴才只怕要低看永和宫了。

  “娘娘……”陈嬷嬷讷讷无言,她一个奴才自比德妃看得清,近几年,皇上来永和宫虽没明显减少,但留宿的日子确实少了。皇上老当益壮,近些年受宠的几位汉妃也有阿哥诞生,荣德宜惠几妃不过凭着成年儿子得了尊荣又掌宫务得了权势罢了,皇上愿来那是看着往日情份给予体面,皇上不来,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失宠了。

  见陈嬷嬷这模样,德妃心里更是没底,自己太疏忽了,竟没察觉皇上的疏远……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思及前段时间在慈宁宫被太后训斥、禁足,她倏地直起身,就是那个时候,明明不是她的错——就算有错也只是小错,对一个妃来讲,真不算什么——如今想来,那是设下的局啊……如果是为着今日之事,那即是太后跟皇上是早在防着她了?若是为着老四是她亲子怕她反对更改下牒而防着那还好,若另有缘故……她微颤着又躺下,半眯着眼,细细地滤着近年皇上来永和宫的情景,琢磨着是哪里出了差错。

  尽管在永和宫得知有贾王史薛这么一批隐在暗处的势力,但回了贝子府的十四阿哥仍是一肚子不甘的郁气。说实在的,年龄愈长他愈觉得德妃愈失了年轻时的忍耐,一个雍亲王的侧福晋不过长得好了些生的儿子时辰巧了些有必要这么紧张吗,直正的主要对手是四哥,只要四哥在朝堂上不倒,他的后院还不是随时可以充裕?

  现在好了,他成了嫡子、嫡子!

  “去查!给我查,为什么皇阿玛会突然想给四哥更改玉牒!”回到贝子府的十四阿哥首先便下了一个跟其他兄弟同样的命令。本来一个雍亲王就够他追的了,现在又来一个嫡出身份……

  可还未等他们查出个卯寅来,乾清宫的康熙就下旨诏修《御制律吕正义》、《历象考成》、《数理精蕴》诸书,皇三子胤祉奉命到热河避暑山庄设立纂修馆,负责修书。

  ——这是三本关于音乐、历法和数学方面的著作,都是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康熙在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颇有造诣,《历象考成》这本书是康熙亲撰的初稿,《数理精蕴》在编纂过程中也经过了康熙的指导,不过负责编纂修书的三阿哥胤祉也确实是所有阿哥里文学素养最高、学术也搞得最好的,只有他继承了康熙在学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三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