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心悦你
msp;“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的试虽然旨在表达战乱离别之苦,却也侧面描绘了信息通讯的不便。不要说数百年前的大唐,就是大明朝,想要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这个接应弟子却告诉他,若是杨簌歌给他回信,他只需要半个时辰就能收到。天底下怎么有飞的这么快的鸽子?

  只是想到那个不科学的天子峰秘境,一日千里的传送阵。对,传送阵,或许是信鸽也知道走传送阵呢!

  这个大唐本身就不是什么科学的存在。所以,果然不是史书上的大唐吧!

  除了与剑道相关之事,西门吹雪并非特别执着之辈,就算知道此大唐非彼大唐,也没有太过纠结。

  甚至,西门吹雪觉得这个大唐比史书上的大唐可要可爱太多了!总有许多精妙的剑法可以让他见识,有许多绝世的剑客可以挑战。

  站在信使面前思忖半日,西门吹雪方提笔急书。写完,以内力烘干信纸,仿佛拿着烫熟山芋一般请信使寄了出去。

  每日到信使处寄信的人不计其数,什么奇奇怪怪的人他也见过。不过眼前这位白衣公子还是让信使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实在没几个人写封信,也会写的耳朵发红的。写之前考虑半日,写完了却是又如此急切。

  将信寄出去,耳垂红红的西门吹雪就迅速离开了信使处。只是心里却是火热火热的,怎么也静不下来。

  漫无目的在长歌门允许外人参观的地方逛一逛,西门吹雪就注意到一些非长歌门的弟子遇到习剑练琴的长歌弟子,会上前请求切磋一二。

  那些长歌弟子倒是性子极好,无论是什么人上去请求切磋,多半不会拒绝。也有内门弟子切磋,同样不避讳外人观战。

  这些人无论输赢,都是笑容以对,进退有度。

  若非西门吹雪注意到那些败下来的弟子练剑之时剑势增强,几乎以为他们当真不在乎输赢。

  若是以前,西门吹雪定然觉得这种切磋太过儿戏。如今,却又觉得自己最初的想法才是最儿戏的。若非如此一次次的切磋,如何堆砌起一个个出色的剑客?

  西门吹雪看着演武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习武弟子,不由想到杨簌歌外出历练之前,是不是也同这些年轻弟子一样,一遍遍练习剑招琴技,有人挑战,便欣然应战,实践自己的武功。

  场上正好有个年轻的藏剑弟子上去与其中一名长歌门弟子交手。

  沾衣而百转,弹剑而千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藏剑剑法大开大合,却偏偏暗和几分飘逸之风。藏剑弟子的君子之风当真是融入骨髓,就连剑法亦是如此。

  长歌门则以琴剑为武学之根本,琴技剑法相合,琴中有剑意,出剑也仿佛带着音律之鸣。

  虽然只是两名少年弟子的切磋,西门吹雪却也看的津津有味。

  看过长歌门弟子与前来拜访游历的其他门派弟子的切磋,西门吹雪便回到信使出,询问是否有自己的信件。

  然而,并没有杨簌歌的回信,西门吹雪却意外接到了洛青云的信。

  “闻悉西门兄天子峰悟道有所得,弟不胜欣喜!近日在长安与瞿塘峡诸友再遇,相伴往华山赏雪。特邀西门兄共往,坐忘峰赏雪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