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不知道,你别说出去。”
“嗯嗯。”宁建东点头,他就说嘛,娘那抠抠搜搜的性子哪舍得给弄油饼。
单纯的宁建东忘了,他娘要是不愿意他嫂子怎么可能偷偷烙出来饼?何况上次他爹和他四哥熬夜去县里,他娘也是烙了饼的。
他没想到宁建民想到了,看乐呵着几口吃完饼的弟弟,宁建民有点良心不安,把手里剩下的半块又掰了小半块给宁建东:“快吃吧。”
“还有?”正回味呢,来了个意外之喜,宁建东接过来两口吃掉,“哥你真好。”
“行了,以后孝顺爹娘就行,要不是看你是弟,就冲你八月十五去给人家帮忙,半夜才回来这事,我就打你了。”宁建民说他。
“哥我知道错了。”宁建东求饶。
“到了,你跟着我别乱走,二姨问什么你别乱说。”看供销社就在前面,宁建民擦擦嘴角,交代宁建东。
“我知道。”宁建东早就习惯了,到了供销社不管是四哥还是爹娘,都不让自己说话。
“走。”宁建民进去以后直接往里面走,走到买暖水瓶和洗脸盆的地方才停下,朝站在柜台那边忙活着的中年女子喊:“二姨。”
“哎——”刘桂红见声音有点熟悉,抬头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外甥,“咋有空过来了?”
“队里交公粮,在那边歇着呢,我过来看看。”宁建民道,掏出剩下的一块饼,“姨,这是我多带的饼,你留着晚上吃。”宁建民是刘桂红带大的,不算媳妇孩子,他对刘桂红的亲近仅次于爹娘和三哥。
“我还缺这点东西?你拿回去自己吃哈。”刘桂红疼几个外甥,最得心的就是这个四外甥,想到刚刚外甥的话,刘桂红担心的问,“你们村过来交公粮了?交完了吗?”别是白来一趟。
“交完了,怎么了姨?”宁建民这下肯定了,绝对有事他们不知道。
“别提了。”刘桂红看看,左右没人,农忙的时间没有人得空办喜事,所以这边还空闲,“我听你姨夫说,他们厂里有人在粮所上班,今年地里都不景气,哪个村的粮食都不够,八成又得饿肚子。你说收成不好你娘也不给我捎信,家里够吃的吗?”
“够吃啊。”宁建民奇怪的点在收成不好,他觉得村里还行呀,也没听说附近村子里收成差了呀,“姨,你确定镇上的收成都不好?”
“我还能哄你?”刘桂红瞅了他一眼,“平时挺精明今年咋了?地里收成咋样你看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又拖剧情的作者尝试用加更来补救。
早上的兵哥哥太帅了,导致忘记码字,晚了一个小时
第53章 稻草
最后宁建民兄弟两个背着锅回去的时候都有点蒙蒙的,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别的村都旱了那么久,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说,为什么自己村里没事?
带着疑问回了吃饭的地,因为心里想着事,别人打招呼都有声无气的回。
“建民,你从哪弄到的铁锅?”这一口锅可不便宜,再说了,就算能买到也得花不少钱吧,他家到现在用的还是陶罐。
“我二姨知道家里分家了,专门托人弄的,也是巧了,碰上剩下�
“嗯嗯。”宁建东点头,他就说嘛,娘那抠抠搜搜的性子哪舍得给弄油饼。
单纯的宁建东忘了,他娘要是不愿意他嫂子怎么可能偷偷烙出来饼?何况上次他爹和他四哥熬夜去县里,他娘也是烙了饼的。
他没想到宁建民想到了,看乐呵着几口吃完饼的弟弟,宁建民有点良心不安,把手里剩下的半块又掰了小半块给宁建东:“快吃吧。”
“还有?”正回味呢,来了个意外之喜,宁建东接过来两口吃掉,“哥你真好。”
“行了,以后孝顺爹娘就行,要不是看你是弟,就冲你八月十五去给人家帮忙,半夜才回来这事,我就打你了。”宁建民说他。
“哥我知道错了。”宁建东求饶。
“到了,你跟着我别乱走,二姨问什么你别乱说。”看供销社就在前面,宁建民擦擦嘴角,交代宁建东。
“我知道。”宁建东早就习惯了,到了供销社不管是四哥还是爹娘,都不让自己说话。
“走。”宁建民进去以后直接往里面走,走到买暖水瓶和洗脸盆的地方才停下,朝站在柜台那边忙活着的中年女子喊:“二姨。”
“哎——”刘桂红见声音有点熟悉,抬头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外甥,“咋有空过来了?”
“队里交公粮,在那边歇着呢,我过来看看。”宁建民道,掏出剩下的一块饼,“姨,这是我多带的饼,你留着晚上吃。”宁建民是刘桂红带大的,不算媳妇孩子,他对刘桂红的亲近仅次于爹娘和三哥。
“我还缺这点东西?你拿回去自己吃哈。”刘桂红疼几个外甥,最得心的就是这个四外甥,想到刚刚外甥的话,刘桂红担心的问,“你们村过来交公粮了?交完了吗?”别是白来一趟。
“交完了,怎么了姨?”宁建民这下肯定了,绝对有事他们不知道。
“别提了。”刘桂红看看,左右没人,农忙的时间没有人得空办喜事,所以这边还空闲,“我听你姨夫说,他们厂里有人在粮所上班,今年地里都不景气,哪个村的粮食都不够,八成又得饿肚子。你说收成不好你娘也不给我捎信,家里够吃的吗?”
“够吃啊。”宁建民奇怪的点在收成不好,他觉得村里还行呀,也没听说附近村子里收成差了呀,“姨,你确定镇上的收成都不好?”
“我还能哄你?”刘桂红瞅了他一眼,“平时挺精明今年咋了?地里收成咋样你看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又拖剧情的作者尝试用加更来补救。
早上的兵哥哥太帅了,导致忘记码字,晚了一个小时
第53章 稻草
最后宁建民兄弟两个背着锅回去的时候都有点蒙蒙的,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别的村都旱了那么久,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说,为什么自己村里没事?
带着疑问回了吃饭的地,因为心里想着事,别人打招呼都有声无气的回。
“建民,你从哪弄到的铁锅?”这一口锅可不便宜,再说了,就算能买到也得花不少钱吧,他家到现在用的还是陶罐。
“我二姨知道家里分家了,专门托人弄的,也是巧了,碰上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