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国家方略
企业进行合并是必需的。如果仅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强行合并,未来企业发生分裂的可能性也极大。所以户部决定出台累积税率政策,意为一个企业交的税越多,则可得到越大幅度的税收减免。如此一来,大量小型企业为能享受这样的优惠,将会以最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式自行合并。这样最大程度避免了行政去干预市场。当然,累积税率政策仅仅只是一个临时政策,也将设定上限。否则可能出现某一产品全国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的情况,这会导致失去竞争而市场不能有序发展的宗旨。所以累积税率执行期限预定为三年,最长五年。”

  吏部尚书孙家鼐也说的很少。为了实行全国教育普及,从年初就对全国进行了详细的人口普查。国民总体情况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已经完成,后续主要任务是向北方进行移民,同时对西、北新占之地人口重新登记造册。不过随时时代变化,对官员的考核要求也需要随之变化。所以吏部重新拟定官员考核标准就是今后五年最重要的工作。至于宣传,孙家鼐笑曰:“没有什么比西北大捷的事实更能鼓舞人心的了。”

  全国教育普及工作的顺利开展,礼部的工作就完成了大半。之后五年里,就是不断加强和完善三级教育体系,普及初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完善精英教育。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中已经不断涌现出为了钱财不惜一切的行为。所以加强礼法的引导性,让国民行为更加有序化也是礼部重要的工作内容。还有就是明年的科举大考之事了。

  现在兵部已经不是前清时代掌握全国军队极其行动的部门,现在兵部已经实际成为全国军事后勤单位和军法审判单位。虽然不掌兵权,但权责却也更重了。军事物资的制造、分配与储存,宪兵部队的分派与管理,都必需条理化。尤其三大督护府的设立,官员的选派就是兵部必需小心应对。

  工部很忙,无论道路建设、科技研发、军工制造、民用生产,凡是跟工业制造有关的行业都归属工部管辖。而中国的工业发展又极不平衡,大量工厂集中沿海沿江一带。虽然也能完成工部的生产需要,但总不能西北用兵所需物资每次都从江南调运吧,不仅运费高昂,而且路途遥远恐日久生变。因此就地生产与制造就必需提到日程中来。以新西伯利亚城和鄂木斯克为核心,建立西北重工体系就显的极为重要,这也将是工部五年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而西域诸国则以扶持以采矿、冶炼、粗加工为主的基础工业,至于精加工和成套装配自然不能流露出去,这是也是朝廷控制西域诸国的手段之一。同时西南工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东北、东南的重工工业需要重新整合优化,帝国腹地的安全性自然有保障,所有中原重工集团的组建也在工部的考虑之内。同时道路向帝国边疆的延伸与国内建设的冲突,也需要重新梳理……张之洞说这些方略时是轻描淡写的,时代的不熟悉成了这些老臣们最大的短处,所以他们退下也是大势所趋。也正因为年后他就正式退休了,所以他说完就拍了拍坐在身边的下一任工部尚书盛怀宣,示意他好好看。盛怀宣抬起头来苦笑了一声,他第一次发现,当官尤其是当大官,未必全是好事。

  作为全国司法拟定与执行部门的刑部,正在草拟各类律例条文。只有完善律法条文,才能有效的指导国民进行各类经济与政治活动。而所有律法中最核心的基本法――宪法,已经经过两次修改至今尚未能定稿草案。即将上任的刑部尚书伍廷芳很是苦恼。

  “旧的问题解决,就一定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有问题不可怕,解决就好。”作为皇帝,总要是做最后结案呈词的:“大理寺,作为全国最高军事审判机构,朕看还是让他独立出去吧。军、政、法三权分立,应该是一个国家三根最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