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两个疯子的战争
下整个东西伯利亚,之后就是中俄两军的正面交锋。都以为俄国人高大彪悍在对面略微瘦弱矮小的中国人会有一定优势,然而随着恰内遭遇战的开始,俄国军队依然一败再败,最后退守鄂木斯克。当时间进入六月,世界似乎就进入了中国时间,因为全世界报纸的头版头条几乎全是来自中国的消息。
首先是6月3日,聂士成在巴甫洛夫尔击溃俄军并俘虏俄国统帅扎鲁巴耶夫的消息引暴了世界舆论,世界各国纷纷猜测中俄两国战事可能的过程与结果。但都对俄军报有一定的信心,必竟俄军主力还未受到根本伤害。但二天后的6月5日,南线刘盛休兵团在江布尔再次摧毁俄国南线主力。这也许是意料中事。但中国非要说是恒罗斯大捷,这让世界各国的宣传机构又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顺便让世界各国人民知道了世界上第一次中西两大帝国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恒罗斯的历史才刚刚介绍完的6月10日,中国空军和炮兵集群就对鄂木斯克发起了“世界上最狂暴的进攻”,爆炸与大火覆盖了鄂木斯克的俄国军队,于是世界舆论立刻倒向中国,纷纷认为俄军很难在这样的攻击之下保持完整的建制。同样也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自从有炮兵以来的所有战争中,从来没有单独靠炮兵能赢得战争的例子。最后的决战依然是步兵之间的对抗,这对于体格彪悍、兵力众多、处于防御地位的俄军来说。依然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只是这种说法如同大海的浪花一样,只是短暂的闪烁。因为各国高级军事指挥官都认为。自己的军队在这样高强度的炮击下崩溃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就如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一样。中国在17日发起的特罗伊茨科耶争夺战中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俄军顽强的抵抗让中国人的推进变的极为缓慢,其间俄军还打出多次反击收复部分阵地。这铁一般的事实似乎证明了步兵才是战争中最后决定性的力量,顽强的俄军让世人看到了俄国依然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就在世界舆论再一次倒向俄国之时,21日中俄两国骑兵以共计七万人的规模在埃别伊特湖北岸发生的正面碰撞被载入史册,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七万骑兵同时厮杀是怎样的一个混乱和庞大的场面。但得知率领中国骑兵获得最后胜的中国骑兵司令是那个曾经纵横欧洲大地的成吉思汗的后裔时,欧洲就有部分报社将“****”二字再次印在报纸上。但世界各国政府却没有对此表述意见,他们只是将目光放在鄂木斯克,等待最后的结果。
但谁能想的到,仅仅只是一晚上,曾经在特罗伊茨科耶小镇上顽强阻击过中国军队的俄军,却在短短的一个晚上最丢掉了经营良久的鄂木斯克核心主阵地,这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23日中国军队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俄军在意料之中开始了全面溃败。事实不容质疑,只是没有得到详细战事经过让世界各国陷入到迷茫之中,是什么让顽强的俄军突然变的如此不堪一击?
各国军事专家都是紧张分析着原因,唯独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是指挥官无能、士兵废物,他们丢掉了沙皇俄国的荣耀、他们抛弃了斯拉夫人的尊严。所以伟大的沙皇陛下将要严厉处罚这些战败的将军和士兵,但英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那就是击败中国。除非他们能打败中国军队。否则战后一定将他们全部斩首。只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的是,从鄂木斯克溃败的俄军丢掉全部的重武器。而中国的骑兵、装甲部队、各中国藩属****却如同狼一样无所不在。他们紧随着溃败的俄军前进,将那些落后的俄军全部屠杀一空。于是大部分士兵为了跑的更快连枪支这些轻武器都丢的一干二净。
也许尼古拉二世也
首先是6月3日,聂士成在巴甫洛夫尔击溃俄军并俘虏俄国统帅扎鲁巴耶夫的消息引暴了世界舆论,世界各国纷纷猜测中俄两国战事可能的过程与结果。但都对俄军报有一定的信心,必竟俄军主力还未受到根本伤害。但二天后的6月5日,南线刘盛休兵团在江布尔再次摧毁俄国南线主力。这也许是意料中事。但中国非要说是恒罗斯大捷,这让世界各国的宣传机构又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顺便让世界各国人民知道了世界上第一次中西两大帝国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恒罗斯的历史才刚刚介绍完的6月10日,中国空军和炮兵集群就对鄂木斯克发起了“世界上最狂暴的进攻”,爆炸与大火覆盖了鄂木斯克的俄国军队,于是世界舆论立刻倒向中国,纷纷认为俄军很难在这样的攻击之下保持完整的建制。同样也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自从有炮兵以来的所有战争中,从来没有单独靠炮兵能赢得战争的例子。最后的决战依然是步兵之间的对抗,这对于体格彪悍、兵力众多、处于防御地位的俄军来说。依然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只是这种说法如同大海的浪花一样,只是短暂的闪烁。因为各国高级军事指挥官都认为。自己的军队在这样高强度的炮击下崩溃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就如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一样。中国在17日发起的特罗伊茨科耶争夺战中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俄军顽强的抵抗让中国人的推进变的极为缓慢,其间俄军还打出多次反击收复部分阵地。这铁一般的事实似乎证明了步兵才是战争中最后决定性的力量,顽强的俄军让世人看到了俄国依然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就在世界舆论再一次倒向俄国之时,21日中俄两国骑兵以共计七万人的规模在埃别伊特湖北岸发生的正面碰撞被载入史册,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七万骑兵同时厮杀是怎样的一个混乱和庞大的场面。但得知率领中国骑兵获得最后胜的中国骑兵司令是那个曾经纵横欧洲大地的成吉思汗的后裔时,欧洲就有部分报社将“****”二字再次印在报纸上。但世界各国政府却没有对此表述意见,他们只是将目光放在鄂木斯克,等待最后的结果。
但谁能想的到,仅仅只是一晚上,曾经在特罗伊茨科耶小镇上顽强阻击过中国军队的俄军,却在短短的一个晚上最丢掉了经营良久的鄂木斯克核心主阵地,这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23日中国军队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俄军在意料之中开始了全面溃败。事实不容质疑,只是没有得到详细战事经过让世界各国陷入到迷茫之中,是什么让顽强的俄军突然变的如此不堪一击?
各国军事专家都是紧张分析着原因,唯独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是指挥官无能、士兵废物,他们丢掉了沙皇俄国的荣耀、他们抛弃了斯拉夫人的尊严。所以伟大的沙皇陛下将要严厉处罚这些战败的将军和士兵,但英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那就是击败中国。除非他们能打败中国军队。否则战后一定将他们全部斩首。只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的是,从鄂木斯克溃败的俄军丢掉全部的重武器。而中国的骑兵、装甲部队、各中国藩属****却如同狼一样无所不在。他们紧随着溃败的俄军前进,将那些落后的俄军全部屠杀一空。于是大部分士兵为了跑的更快连枪支这些轻武器都丢的一干二净。
也许尼古拉二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