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骑兵的战争
��不完全是相当然。俄军被我们如此压着打也不想着要主动进攻一次。其战斗意志确值得商榷呀。而且真能做到全歼俄军这对我国也是极其有利的。只是我军兵力不足,而且现在重拟计划的时间也不够呀。”

  “够,怎么不够。三个骑兵师不是预留作为追击主力的吗?现在把他们派上去,以其机动性在鄂木斯克外围来回清扫,做出围剿之势,其它部队按原计划行事――”

  “驾――”马鞭挥起,便是万马奔腾。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壮士晾鹰森勇气,将军射虎老边才。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万马奔腾,一如疾风掠过眼前。又似彩云飘向天边。三个骑兵师兵分三路,大张旗鼓的朝鄂木斯克后方猛插过去。一路上过村屠村,遇镇毁镇,蒙古骑兵们像他们祖先拖雷那样一路向西杀去。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中国人特种部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包括乌法和叶卡林那堡在内的城市和乡村,对俄军的指挥、交通、仓库进行大规模的破坏行为。

  中国军队居然已经深入乌法这样的俄国腹地内,对一切军事单位进行无差别的破坏?!这是尼古拉二世不能容忍的。其实不用尼古拉二世下旨,阿列克塞耶夫在得知道中国骑兵的暴行后就已经后悔没有发动反攻,所以他立刻将手下最精锐哥萨克骑兵就派了出去。

  骑兵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机动性,穿插分割、破袭突击这些才是骑兵该干的活。所以阵地战尤其是防御性阵地战,骑兵一点作用也起不到。所以阿列克塞耶夫早早就把骑兵全部派到了后方去,也正好躲过了中国的空袭和炮击。但堆集有鄂木斯克各类物资却是损失惨重,如今正紧急从后方调集各类物资重新补充前线的时候,中国骑兵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到鄂木斯克俄军的补给线,一切被中国人切断,那俄军连饭都没得吃。所以阿列克塞耶夫将他麾下全部四个骑兵师派了出去。

  在荒芜的西西伯利亚大草原上,两国骑兵就如同捉迷藏一样来回奔跑。中国骑兵没有具体的目标,凡是在荒原上走动的人员和车辆,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内。他们的任务是扫荡,他们的作战理念就是以战养战。碰到了小村镇就冲进去烧杀一翻,同时补充必要的物资。要是碰到防备完善的大型城镇就绕过去。遇到小股军队就歼灭,遇到硬点子就跑。没有具体的目标,就没有战术可言。出击的时间和方位跟本就是凭借指挥官一时兴趣。也许今天指挥官天才亮就下令出击,也许指挥官想睡个懒觉那就等到吃完中饭再出击。也可能今天以连队为单位洒出去。也许明天就是整师集体朝一个目标进攻。

  中国骑兵行动的随机性,给俄军哥萨克骑兵指挥官米哈伊洛维奇造成了极大困扰。他跟本无法从无数的被攻击的信息中找到中国骑兵的位置,也就无从进行歼灭战。他也曾将军队四散开来去寻找中国骑兵主力,但每次小规模遭遇战中,中国骑兵总是能很快招来援军,原来还有优势的哥萨克骑兵立刻被四面八方冲出来的中国骑兵给砍碎。如果是大部队遭遇到中国骑兵,他们则立刻掉头逃跑。好不容易抓到几只中国骑兵小分队,也什么都问不出来。

  灵活中国骑兵让米哈伊洛维奇企图尽快决战的想法破灭。为了保证后勤补给的安全,那就要想办法压缩中国骑兵的活动范围。分散军队很容易被灵活的中国骑兵给个个击破,其损失惨重。加强单支出动的军队又会拉大各部队的间隙,给中国人以可趁之机。寻找中国骑兵主力位置成了米哈伊洛维奇无解的问题,三天后,灵机一动的米哈伊洛维奇派出一个师专门保护物资的运输,其它部队干脆收拢起来,以师为单位在草原上高速出击,以绝对的兵力优势一只只的将中国骑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