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势
��一支“第二太平洋舰队”由内博加托夫海军少将指挥经过苏伊士运河来和远征舰队回合。到这时,

  罗杰斯特温斯基真是哭笑不得,这支第二舰队有什么用?就现在这支号称拥有四艘世界最强战列舰的远征舰队集中炮火打英国人的小渔船也就只打沉了一艘,再多来几艘就能打败中国海军了?好在这几年为了节省经费把老式军舰几乎全部拆解了。不然光是那些老爷军舰就照顾不过来。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场战争不就是为了沙皇陛下打的吗?陛下要这样打还有什么话可说,就慢慢等着带第二太平洋舰队一同走吧。

  这次俄国失利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中国人走了。周海城在向国内汇报后,让阿斯克里特号带着两舰的俘虏走了,自己人动手对列特维山号进行了简单的维修和排水后,暂时恢复了列特维山号的航行能力,然后由巡洋舰一路牵引着朝南海驶去。航线选择是直走马六甲海峡,由轻巡拉着被俘虏的战列舰不仅仅是证明中国海军的能力,更是安定南海各地民众的利器。半个月前,中国将南洋舰队北调。太平洋舰队全部收回旅顺,就连坤甸舰队主力都调至台湾海峡巡航,不知怎么在南洋一代就传成了朝廷有意放弃南洋地区以保存主力舰队。虽然坤甸与爪哇华人自治区均再三声明朝廷不会轻易放弃南洋,但民众就是不信。大量南洋华人开始回国。然则北调舰队是为了掩护新建的四艘战列舰下水,这又不能说,朝廷只能说是调舰队北上是为了训练,可这样的解释又显的毫无说服力。

  既然解释了不听,那就没有再解释的必要。1月20日夜,在大马力拖轮的牵引下。葫芦岛造船厂和旅顺造船厂内四艘建造两年多的战舰终于下水了,在庞大的舰队掩护下,借着夜色驶向外海进行海试和训练。

  1月21日,离京半年之久的李明终于回到北京。此刻的北京火车站已经全面戒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皇家宪兵将整个火车站团团围住。月台上,在京从三品以上大臣,在外正二品以上的大臣们,文左武右两班早已列位,看着皇帝专列缓缓停靠在月台上。当列车停稳,车门打开,一身朝服的李明出现在车门处时,文武大臣们在总理大臣李鸿章的一声令下,行朝礼叩见皇帝。

  “臣等拜见陛下。”这次行的不再是满人的跪拜之礼,身着全新定制的汉装朝服的大臣们。依前汉古礼行君臣之礼。

  “众卿平身――”李明手在空中虚托一下,缓缓走下月台。李明看着身着汉服的大臣们点点头:“这就是新制的朝服?我大汉朝服果然华美异常。”

  “前明失国已逾二百余年,今我汉人能重掌国家,全赖陛下之功。”李鸿章一字一顿的奏道:“请皇上移驾紫禁城。再传檄天下百姓知晓,天下重归我大汉正统。”

  李明点点头:“朕此次离京半年有余,朝中大小政务依然顺畅、国朝内无战乱、外克强敌,我大汉复兴李相居功至伟。诸位爱卿同心同德力保国朝不乱,此等功劳朕日后自有封赏。此次去满兴汉当为国朝盛世。礼仪庆典断不可有缺。”

  礼部尚书翁同龢上前奏道:“启禀皇上,各项礼仪器物已准备妥当,皇上回宫后即可查验。”

  “既如此,起驾回宫。”李明说明抬腿便走。只是走了一个斜线走到杨枣儿面前:“你身怀有孕,这么冷的天你跑出来干嘛、万一冷到了哪岂不是大事故。”

  杨枣儿淡淡一笑答道:“臣妾身为教育部长,也是朝廷正二品大员。皇上出巡回京,哪有不来迎接的道理。”

  “好好好,你说的有道理。”李明轻轻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