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后继有人
座初建于唐初的楼阁曾经是玄奘译经之地。也是中国大乘教法的起源地。不过经过多次修缮,现在看到的大雁塔也是明代的建筑了。

  今天。李明在严复、杨度和西安官员一身便服的陪同下来到大雁塔,这里人山人海是香火鼎盛。可才逛了一会李明就发现。今天来上香的绝大部分竟然都是军属。李明指着庙里庙外攒动的人群问道:“整个西安城里竟然有这么多人参军吗?”

  “回老爷话,来上香的更多的还是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有时还有外省人来此上香。”西安知府在一旁答道。

  李明诧异的问道:“将士多是年青力壮的男子,这么多壮劳力参军后,农活谁来干?”

  “老爷您不知道,自春秋战国的千年以来,关中男子就是沙场的主力。男子出外征战,女子耕田织布自古使然。”

  李明听后却眉头紧皱:“自古以为农民就是这个国家税赙的主力,他们不仅要出壮丁为国征战,家中妻女还要耕地缴纳农税。这对农家来说压力太大了。杨度,回去后将此事立刻报备总理府,要求他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为天下农民减轻负担。”

  杨度喏一声退至一旁,到是西安知府拱手奏道:“老爷不知,自从皇上取消人头税后,其实民间农民日子就好过多了。朝廷征收的农税是按田亩计算,一般的小户农民并没有多少地,家中妻女耕种一年总有剩余,如果一家中再有一位当兵,兵饷可是每月合5两银子的20块钱,二个月的饷银让三口之家省吃简用就够用一年的了。即使家中无人参军,农闲之时也可以到工地上做工或者进工厂工作,也可以获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交通也越来越方便,地方的货物也能运到外地获利,这收入也多了起来。这些年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说到底还是托皇上的福呀――”

  西安知府笑呵呵的还在等皇上夸奖几句,他瞟了皇上一眼却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的不是皇上笑呵呵的神情。

  李明黑着一张脸,这时他才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些年大臣们总不肯对陆军进行大规模的扩军,跟本的原因就是军饷过高。这还是普能士兵的收入,那军官岂不是更高?如今大清本土加上兰芳琉球这些藩属国,总共有军队一百三十多万人。虽说朝鲜兰芳两处的军队不需要朝廷提供军饷,还要提供装备呀。除去这两处也还有军队八十多万,那岂不是每年光军饷就将近两个亿。加上训练、伙食,新建营房、武器弹药补充……光陆军一年不得花进去五个亿呀。再加上海军这个吞金兽,还有空军以及军工研发等等……难怪北进这样事关国朝兴衰的军事行动。也仅仅动用二十三万人。这让去年一年才收到四十个亿的岁入的李明吓出一身冷汗。可细想一下又好像不对,如果按这种算法,一年的军事开支连维持军队都略显不够。于是李明转而看着严复等待详细说明。

  严复言道:“老爷无需过虑。首先所有藩属国的军队都由自己国家出饷,即使由朝廷提供的枪弹也是按成本价买给各藩属国。其次军中将士军饷并完全一致,能拿到20元的只有主力野战部队的三十万人,地方驻守部队一个月只有13元,而作为二线预备队的武jing为10元。必竟野战部队需要随时开赴战场,只有开赴战场之后才能拿到20元的月饷。否则,即使在占领军驻守也仅仅提高3元而已。”

  哦――李明点了点头。这么说就能理解了。李明眉头却皱的更紧了,只是自己为什么不知道?

  “老爷,这些事件兵部每月都有呈报。老爷为何不知?”在旁边的严复看到了皇上的疑虑,于是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