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 第45节
的!”

  儿媳的声音谦逊有礼,字正腔圆,但是程安康最意外的,是她最后说,她和程殊墨一直在复习功课。

  自己的儿子什么德性,对学习是什么态度,程安康恐怕比谁都清楚。别说儿子不待见学习了,就是对他这个父亲,都向来不冷不热的。

  最近,上面连开了几次教育工作研讨会,大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程安康一直犹豫着,该不该打电话提点一下儿子,让他把功课捡起来,但最终还是放弃,一切顺其自然。这次打电话过来,也是因为难得有时间。

  没想到今天,他没有开口,儿媳却先提到了学习的事。

  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儿,去农村插队这么多年,还能有这样的见识和思想,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程安康不是一个有门第观念的家长,认可叶龄仙是因为她“救过”自家儿子。但现在,他对这个突然空降来的儿媳,无疑更满意了。

  “好、好,学习好!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能放弃。回头我让秘书给你们寄一些学习资料。生活中,你们需要什么,也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发电报。”

  电话里的程安康语气欣慰,想再说什么,程殊墨却在旁边抱怨,“还没完?”

  叶龄仙急忙捂住听筒,怕程父听到。

  可惜晚了一步,程安康气得骂了一句“臭小子!”

  不过很快,翻译司那边似乎有秘书请他去开会,程安康又嘱咐两句,匆匆挂断了电话。

  叶龄仙像是通过了一次人生大考,长长舒了口气,“哎,我发现你爸爸,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程殊墨好笑:“什么我爸,是咱爸,还有,老头子本来就没什么可怕的,是你胡思乱想太多了!”

  也许吧。不管怎么样,程殊墨的父亲、她的公公,从此以后,在她心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严厉的大家长,而是一个和蔼的、通情达理的老人。

  但如果一定要说少了点什么,那就是,为什么今天打电话的只有程殊墨的父亲,而不见他的母亲。

  回去的路上,叶龄仙后知后觉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程殊墨愣住,想了想才答:“我母亲在档案处工作,这段时间,她有可能出差了?”

  敷衍,一听就是敷衍。叶龄仙没再多问什么,程殊墨显然在回避一些东西。

  不过,接触过公公,她觉得婆婆应该也不至于太难沟通。她叶龄仙行的正坐的直,再怎么着也不至于被人轻视了。婆媳关系方面,以后真有什么,多让着长辈就行了。

  想到这里,之前关于见公婆的压力,算是彻底放下了。以后,叶龄仙能轻装上阵,一心一意备战高考了。

  当然这话说的还太早。几乎同一时间,老树湾大队戏迷班的《进城记》,终于开始正式公演,叶龄仙这个幕后编剧,兼荣誉导演,当然不能撒手不管。

  联排的时候她就看过老乡们的演出,完成度还是相当高的,尤其马冬霞,虽然有些细节表演不够专业,但是扮上妆,往布景里一站,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喜欢啊。老树湾大队有不少人,一辈子没出过村子,没看过大戏。男女知青们做的道具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