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 第26节
��大水,收成不好,家家户户饿肚子, 不敢生娃。孩子太少了,学校自然办不下去。”

  王支书解释得很详细,“这几年,虽然开始施行计划生育,但是年年丰收, 不愁吃穿了,生育数量就正常了。现在, 这些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四五十个,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 长大都成文盲了!”

  叶龄仙表示理解。

  每天农场集合, 总有不少大孩子、小孩子,跟在大人屁股后面, 拾麦穗、捡牛粪,就瞎玩儿。

  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他们以后总要长大, 走进学校、学习知识,获得更多生存本领, 才是长久之计。

  叶龄仙想了想:“重启小学是大好事, 但咱大队知青那么多, 怎么非要让我来当这个老师?”

  王支书笑眯眯, “叶知青,你就别推辞了。前几天,张翠茹在知青点扒拉半天,只有你的柜子里放着书,也只有你还在挤时间学习。你说,大队不推荐你,还能推荐谁呢?”

  叶龄仙没想到,张翠茹上次那么一闹,还能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福报”。

  当老师要管一群孩子,的确很麻烦,很辛苦。但是一周有六天,她都不用再去农场干活了。食堂会额外派发口粮,大队也会给她增加补助。

  最重要的是,教课之余,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备战高考。

  “学校教室设在哪里?”叶龄仙问。